在无数个白日黑夜,班固绞尽脑汁,终于,有一道思想的闪电划过,于是,在他的《汉书》里,出现了“地理”这一名词。西方人也几乎耗干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才学会运用投影法来制图。
话说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24部“正史”,通称二十四史。其中,《汉书・地理志》在正史地理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汉书》是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撰写而成,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54)于东汉初年因病辞官后,专门从事史学研究,著有《史记后传》。
班固继承父亲遗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公元53—83)加以整理、补充,定名为《汉书》。
《汉书》120 卷,其中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对《史记》八书的增删,并增加了刑法、五行、艺文、地理四志。
其中新增的《地理志》是我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三个部分:卷首收录我国古代地理名著《禹贡》和《职方》二篇,这是对前代历史沿革的简单交待;
卷尾有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作为附录;
中间是主体,详细叙述了平帝元始二年的疆域地区,共103年郡国,1587个县、道、邑、侯国。
在每一个郡国中又详述了行政区划、户口数字、山川河流、矿藏、物产、经济发展和民情风俗等。
《汉书・地理志》各郡的写法体例一致,便于对比、查找,为今天研究历史地理,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史料。
《汉书・地理志》是以西汉的政区郡县为纲,人口、山川、物产为目,写成的地理著作。
这本书开创了以疆域政区为纲来记述当代地理情况的体例。但是这种体例要求占有大量详实的资料,所以,是很难写好的。
我国24部正史中,只有16部写有地理志,由于《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也是最好的,因而它在正史地理志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汉书・地理志》一开始概述了历史疆域沿革,从最早的黄帝时代起,黄帝作为中央政府的首领就“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又说夏禹治水后“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接着,该书又辑录了《尚书》中《禹贡》全文。
《禹贡》把古代中国作为大一统的国家,按高山、大河的界限为纲,把全国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粱、雍。在这样辽阔的、物产丰富的土地上,既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负责整治全国的山河,使其有利于人民生产,又有上千的诸侯国。
本文标题:命名地理,炎黄子孙绞尽脑汁;投影制图,西洋学人耗干心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nyi/638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nyi/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