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其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18℃,≥10℃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
黄棕壤的形成过程,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这可从两方面来说明:(1)粘粒部分的硅铝率在2.5~3.0之间,大于黄壤和红壤,但低于棕壤;(2)剖面中、下部有粘粒淀积胶膜(在程度上不如棕壤)。
在自然植被下,地面有不连续的凋落物层,厚仅1厘米上下;腐殖质层呈暗灰棕色,厚10余厘米,逐渐过渡到黄棕色心土层,再下为母质层。由于成土母质不同,剖面形态特征有较大差异,具体来说,下蜀黄土母质发育的黄棕壤,剖面中部一般都有一个紧实的呈棱柱状结构的“粘盘层”,故又称“粘盘黄棕壤”。而其他基岩风化物发育的普通黄棕壤,尽管剖面中部也较粘重,但并非“粘盘层”。
粘盘黄棕壤剖面上部呈酸性反应(pH5.2~6.3),盐基中度饱和,而剖面下部则呈中性反应(pH7.0~7.6),盐基高度饱和。普通黄棕壤有所不同,全剖面均呈酸性反应(pH4.6~5.8),盐基中度饱和。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其特点是铁锰都有淋溶淀积现象,剖面的中下部可以见到铁锰胶膜和铁锰结核等新生体。不过,由于粘盘黄棕壤具有渗水力弱的粘盘层,容易产生临时性的上层滞水现象,就更有利于铁锰的还原与累积,因此铁锰胶膜和铁锰结核常较普通黄棕壤为多。
黄棕壤的自然肥力比较高,加上水热条件好,故开发利用较早。惟过去由于滥伐森林及不合理开垦,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一些地区的土壤肥力大为降低。因此在黄棕壤的利用上,必须注意因地制宜和综合利用。山地的普通黄棕壤可以造林,岗地的粘盘黄棕壤可以经营农业和发展多种经营;同时要注意它分布于南北过渡地带的特点,引种经济林木和作物品种时,不能盲目行事。例如亚热带的茶、柑桔、甘蔗及其他经济林木,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展,不然要遭受冻害;暖温带的落叶水果如苹果等,生长也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合的原因,不能不引起重视。
本文标题:1、黄棕壤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505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