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土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土壤 > (二)碱土

(二)碱土

时间:2010-01-29 01: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碱土是盐碱土中面积很小的类型。零星分布在东北松辽平原、华北黄淮海平原、内蒙古草原及西北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的平原地区。它因土壤的碱性大而得名。吸收性复合土体中代换性钠的含量占代换总量的20%以上。小于这个指标的不属于碱土,只将它列入某种土壤的碱化类型,如碱化盐土、碱化栗钙土。这个指标也就是碱化度,是划分碱土与碱化土壤的界线和指示碱土碱性程度的依据。碱化度愈高,表示土壤的理化性状愈坏。温时膨胀、分散、泥泞,干时收缩、板结、坚硬,通气透水适耕性能都非常差。这些不良特性主要由于钠离子具有高度的分散作用所造成。同时它又与土壤中的其它盐类发生代换作用,形成碱性很强的碳酸钠。碱土的危害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碳酸钠碱性毒害的结果。由于中国碱土零星分布在各个地区,它的形成与盐土一样,不仅地区之间的差别较大,而且在同一地区内,性状也有很大不同。

  在东北松辽平原,碱土分散在盐化暗色草甸土中,常与碱化草甸盐土组成复区,分布在地形部位稍高地段。表层为十数厘米灰色片状或鳞片状淋溶层,表面胶结形成结皮,结皮反面多海绵状气孔。下面有不同厚度的柱状结构,结构上端浑圆,顶部多白色二氧化硅粉末。颜色为灰棕或暗褐灰色,呈舌条状向下延伸,非常紧实。它的下面由块状或核状结构盐分淀积层过渡到不同质地的母质。由于受地下水影响,土体中多黄棕色锈纹斑。这种碱土,分布在缓坡上部的,淋溶层厚15~20厘米,柱状结构出现在15厘米以下,厚约20厘米,碱化度最高达25~30%,属于深位柱状草甸碱土。分布在缓坡中部的,淋溶层厚10~15厘米,柱状结构出现在10厘米以下,厚约15厘米,碱化度最高达35~50%,属于中位柱状草甸碱土。分布在缓坡下部的,淋溶层厚3~5厘米,柱状结构在地表出露,厚10厘米左右,碱化度最高达40~70%,属于浅位柱状草甸碱土。再低处就形成只有结皮而无明显柱状结构向碱化草甸盐土过渡的类型,碱化度最高达55~90%,属于结皮草甸碱土。从分布状况可看出,草甸碱土由低到高,淋溶和柱状结构愈来愈厚和碱化度愈来愈减弱的变化规律。土壤积盐状况,淋溶层不足0.5%,柱状层稍多,盐分淀积层为1~2%,盐分组成以碳酸钠、碳酸氢钠为主。盐分含量的变化,也是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减弱,与碱化度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这两种状况说明,这些草甸碱土完全有可能是碱化草甸盐土逐渐脱盐形成的。

  在黄淮海平原,碱土零星分散在耕地潮土和砂礓黑土中,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生长少量芦草、卷地穷、扒根草等耐碱植物。地下水位1~2米,矿化度1.2~16克/升,多属重碳酸钠型水。碱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表层碱性很强的结皮上,缺少柱状结构。在潮土地段,常与草甸盐土组成复区,分布在低平地的缓平二坡处。结皮厚1厘米,浅棕灰色,轻壤土,板结、平坦、坚硬,反面多针头大的海绵状气孔。干时裂呈瓦片状结构,群众称为“瓦碱土”或“缸瓦碱”。含代换性钠2~4毫克当量/100克土,碱化度为30~40%。心土、底土多黄棕色锈斑和铁锰小结核,碱化度在20%以下。含盐量0.05~0.2%,盐分组成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为主,碱性很强,pH9.0~10.5之间。这种碱土,多由草甸盐土或盐化潮土脱盐而形成,可称瓦状结皮草甸碱土。在砂礓黑土地段,常与碱化砂礓黑土组成复区,分布在低平洼地。结皮厚1厘米,灰白色,轻壤土。表面平坦、光滑、反光,有微小裂缝,反面也多海绵状气孔,庄稼易死苗,群众称为碱土,也有叫白碱土的。除亚表层颜色较浅外,其余与砂礓黑土差别不大,也具有黑土层和潜育性砂礓层,唯碱性强一些。白色结皮含代换性钠5~6毫克当量/100克土,碱化度达47~65%,浅灰色亚表土含代换性钠3~5毫克当量/100克土,碱化度为25~58%,黑土层和砂礓层碱化度稍低,变动在13~30%范围。含盐量比瓦碱土稍高,为0.05~0.4%;盐分组成也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为主。碱性很强,pH8.5~10.5之间。这种碱土,可能是碱化砂礓黑土在苏打地下水作用下发展形成的,可称白色结皮草甸碱土。
  本文标题:(二)碱土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502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502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二)碱土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二)碱土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