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数字地球导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数字地球导论 > 信息社会的特征(2)

信息社会的特征(2)

时间:2015-09-21 08:5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1.2 信息社会的概况

  当前人类社会正迈步进入信息时代(Information Era),信息时代的人类社会可以称为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或知识、技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美国MIT的多媒体实验室主任Nicholas Negroponte (1995)指出,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高速公路的普及”和“瞬息万变”是信息社会的标志。

1991年美国政府智囊团首先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概念。1992年,西方七国集团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了“信息技术部长会议”,会上通过了建立信息社会的原则和中间试验计划,并首次确定了“全球信息社会”的构想。1996年5月,联合国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了“信息社会和发展大会的部长级会议”,约有40多个国家政府以及欧共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讯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银行等18个国家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讨论了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到来,将引起世界深刻的变化及国际间的合作问题。会上通过了全球Internet的建设计划、全球环境与资源管理计划、全球紧急情况(如特大自然灾害)管理计划、全球卫星计划(包括遥感卫星)和海洋信息社会建设等重大项目。

我国对信息社会建设一向非常重视。早在1984年,邓小平在给国家信息中心成立时的题词中就指出:“发展信息产业,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也很早就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1994年,我国成立了以邹家华为首的、由15个部委参加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并专门成立办公室,负责领导和组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启动。邹家华在会上指出,“经济信息化是提高物质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精确地阐明了信息的作用和意义。1995年,国务院第42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暂行规定》,于是我国的信息社会建设正式启动。1997年4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了“全国信息工作会议”。会上,正式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号召。邹家华指出:“实现国家信息化,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力争在2000年初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整的国家信息系统(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Ⅱ)”,并指出要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信息化的核心。
  本文标题:信息社会的特征(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udao/1037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udao/1037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信息社会的特征(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信息社会的特征(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