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长江三峡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长江三峡地理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3)

时间:2014-07-04 09:5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水热组合情况差异明显。

    2.降水

  全县年降水量1117.6~1860.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9月,占年降水总量的75%。年降水量(在迎风坡一定高度上)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低山地区年降水量1117毫米,中山地区年降水量1860毫米。

  县境北部、中部有3个多雨区;长江河谷和清江河谷为少雨区。

  不同海拔高度的季节降水分配亦有差异。

  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1954年降水1522.4毫米,1966年只降水694.8毫米,相差827.6毫米。

   3.日照

  太阳辐射总量属全国低值区之一,全县年平均91~99千卡/平方厘米。县境年日照总时数为1200~1650小时。日照百分率低,低山平均为36%,个别年份甚至全月无日照。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低,水稻、小麦为0.4%~0.7%,玉米、红薯、马铃薯为0.7%~1.0%。

   4.风

  年风速普遍较小,平均风速为1.5~3.4米/秒。平均风向频率3.2%,风向多为偏北风和东南风。大风出现的频率较低。

  (三)农业气候区

  全县划分为5个农业气候区:北部边缘温凉湿润林、药、牧、水源涵养区(Ⅰ区);长江河谷温暖干旱经济林、小麦、芝麻区(Ⅱ区);中部中山温凉湿润林、药、漆、牧区(Ⅲ区);中南部中山温和半湿润粮、油、特、牧、林综合区(Ⅳ区);清江河谷湿润粮油、经济林、水土保持区(Ⅴ区)。

  (四)灾害性天气

   1.干旱

  干旱在全县低山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伏旱和秋旱对低山秋季作物危害极大。1954~1985年的32年里,低山伏旱、秋旱共出现62次。其中,10~15天时段的总降水量小于20毫米的小旱30次,占48.39%;15~25天时段的中旱22次,占35.48%;25天时段的大旱10次,占16.13%。冬春连旱出现的频率较低。大旱对低山以下地区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都有严重影响。

   2.洪涝

  连续性的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是县内夏季局部性的灾害。在部分喀斯特洼地,大暴雨常使溶斗受阻,因积水形成洪涝灾害。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在4~10月一般均有发生,又多集中在5~9月。1950~1985年,全县共发生暴雨洪涝灾害85次,其中危害大的有19次。暴雨日在低山地区平均每年出现3~4次,中山地区6~7次。

   3.大风

  多为雷雨大风,主要发生在5~8月,风力6~8级。中山出现大风的频率多于低山,8级以上大风年均4.5次。大风常使农作物倒伏,刮断树木,严重时毁损房屋。

   4.冰雹

  局部性冰雹每年均有发生,多出现在4~6月,而以5月最多。冰雹一般发生在下午或晚上,降雹时常伴有雷雨大风。

  雹源形成于巫山山脉东侧,入境后分两支。另外,清江以南也有一雹源,向东偏北方向入侵县境。

   5.冰冻

  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每年12月和1月均有冰冻发生,冻土层深达1米左右。冰冻常阻碍交通,危害农作物。

  中山地区冬季积雪时间长,雨凇、雾凇为全国极值区之一,对粮食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6.低温阴雨

  每年3~5月的低温阴雨,常造成烂秧、烂种,影响小麦和油菜的成熟。8~10月的低温阴雨(最长雨日达22天),主要影响中山地区的玉米成熟及小麦、油菜的播种。
  本文标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anxia/1096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anxia/1096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