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青藏高原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青藏高原 > 藏东川西高山峡谷

藏东川西高山峡谷

时间:2010-01-29 02:5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藏东川西高山峡谷
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西起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东连横断山区中北部,即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的中上游,是以高山峡谷为
主体的自然地理区,行政区划上包括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
本区高山峡谷的形势主要受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除念青唐古拉山东段
平均海拔6,000 米外,其他山地大多为海拔 5,000 多米,位于大雪山南段
的贡嘎山,是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高原面在沙鲁里山区有较大片保留,
其余多局部残留,且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念青唐古拉山东段雪山海拔多在6,000—6,500 米以上,雪线高程在海
拔5,300—5,100 米左右。雪线以下银蛇飞舞,是青藏高原海洋性冰川最集
中的地区。川藏公路所经的雀儿山一带冰川也比较发育,而且广泛分布着许
多古冰川地貌的遗迹。
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中游的横断山区分布着山高谷深、岭谷并列、近
南北走向的山脉与河流。自西向东骈列着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怒山、达马
拉山-芒康山、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高大山脉;高山之间夹持着怒江、
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及大渡河等大江。这些大江河的干流谷地多在海拔2,500—4,000 米,相对高
差常达1,000—2,000 米,成为东西交通的明显阻障。本区是高原上泥石流
发生频繁的区域,有时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及交通安全。
本区分别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具有湿润、半湿润的
气候,年降水量500—1,000 毫米,最暖月均温 12—18℃。生长着各种类型
的山地森林和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垂直自然带分异明显且普遍发育,基本上
属于海洋性系统的半湿润—湿润结构类型。
垂直自然带中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由高山松、川滇高山栎等森林组
成,山地暗针叶林带则以川西云杉、林芝云杉、多种冷杉及圆柏等树种占优
势。森林由东南边缘的连片成带分布逐渐过渡到内部和西北边缘的块状、斑
状分布。森林上限在本区高达海拔4,400 米(阴坡)至4,600 米(阳坡),
为世界之冠。高山带以灌丛草甸类型为主,分别由各种杜鹃、柳、金露梅组
成灌丛;各种蒿草、圆穗蓼、珠芽蓼等组成草甸。
受大地构造与大气环流的制约,本区西自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朗县至东北
岷江上游的理县、茂汶等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干旱河谷,其中以横断山
脉中段,即大约在北纬 28—30°间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段的干旱河
谷最为典型。河谷底部气候偏干,降水稍少,两侧山坡生长着鼠李、白刺花、
莸等为主的旱中生落叶阔叶灌丛,土壤为山地碳酸盐褐土和典型褐土。这种
干旱河谷灌丛基带的出现是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山峡谷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之
一,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长期以来藏汉等各族人民生息在这里,他们在高山带放牧牲畜,以牦牛、
绵羊为主;河谷地带耕地相对集中,种植业较发达,以青稞、小麦为主,还
有少量玉米;其间的山地森林带则形成农牧交
错的广大区域。本地区森林资源蕴藏丰富,开发条件也较好,但因地处江河
上游高山峡谷,森林的水源保护作用突出,应合理采伐,注意抚育更新,否
则森林砍伐过度,不易更新恢复且加剧水土流失,给下游地区带来严重的环
境问题甚至灾害。林区植物资源丰富,出产天麻、虫草等贵重药材和食用菌
类,应注意合理采集利用和保护。本区水力资源充足,宜发展中小型水电及
水利灌溉。河谷地区除农作外,苹果、梨、核桃等温带果树和木本油料生长
良好,生产基础较好,可以进一步发展。
  本文标题:藏东川西高山峡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qingcang/94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qingcang/9422.html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欢迎你对藏东川西高山峡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藏东川西高山峡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