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青藏高原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青藏高原 > 动力工业与能源的利用

动力工业与能源的利用

时间:2010-01-29 02:5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青藏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除水能资源外,还有地热能、太阳
能和风能等。在解放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电力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
更谈不上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能源了。1937 年靠外国人在拉萨北郊的山沟里修
建了一个50 千瓦的小电站,供布达拉宫、噶厦政府和几家最大的僧俗官员住
宅照明之用,后来却被洪水冲毁了。解放前在西宁也只有223 千瓦的水轮发
电机作为手工作坊的动力。
地处亚洲许多大江河流发源地的青藏高原有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整
个高原区天然水能蕴藏量约3 亿多千瓦,其中雅鲁藏布江干流及其五大支流
的天然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在我国各大河中居第二位。黄河上游从龙羊
峡至青铜峡段,两岸山势陡峻、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和山
间盆地相间,地形地质条件较好,河水含沙量小,只有黄河中下游的2—13
%,是整个黄河水系开发条件最好的河段之一。据勘测,岷江支流大渡河有
19 个主要坝址可供建设梯级电站,装机总容量可达2,500 万千瓦。
为了加快开发黄河上游水能资源的“富矿”,目前正在兴建龙羊峡水电
站,抓紧进行勘测设计的有李家峡、拉西瓦、公伯峡等水电工程。龙羊峡是
黄河上游第一梯级水电站,它位于青海共和县,在日月山南麓,东距西宁140
公里。龙羊峡谷长40 公里,峡谷内天然水面落差225 米。在这一深谷中正在
浇筑一座长375 米、高178 米的混凝土重力拱坝,是国内第一高坝。建成后
将在上游形成一座面积达393 平方公里、蓄水量为247 亿立方米的巨型水库,
其蓄水容量相当于青海湖的四分之一。电站将安装4 台32 万千瓦的全国最大
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28 万千瓦,年发电量60 亿度。它是一个以发电为
主,兼顾灌溉、防洪和防冰凌,具有多种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经过龙羊峡水库的控制和调节,可增加下面梯级水电站的发电量,还为黄河中下游
防御洪水、防御冰凌和提供工农业用水发挥重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把
龙羊峡水电站称为缚住黄河“龙头”的工程,有助于治服黄河这条桀骜不驯
的“大黄龙”,变害为利。龙羊峡水电工程计划开挖土石方1,487 万立方米,
浇筑混凝土322 万立方米; 1976 年做施工准备,1978 年主体工程开工,1979
年截流,1982 年拦河大坝正式开始浇筑,按计划到1985 年第一台机组将投
产发电。
李家峡水电站的设计规模大于龙羊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60 万千瓦,年
发电量58 亿度。拉西瓦水电站在龙羊峡出口上游5 公里,水面狭窄,宽仅
30—50 米,两岸地形陡峻,山顶高出水面约700 米。在这里规划建设一座高
200 多米的大坝,电站装机容量可达300 多万千瓦,年发电量94 亿度,它将
成为黄河流域最高的大坝、最大的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在循化县境内,规
划的装机容量为100 万千瓦,年发电量41 亿度。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处于人烟
稀少的高原峡谷,淹没损失少,工程量小;而且黄河上游不同于中游,泥沙
问题较少,如龙羊峡每立方米河水的平均含沙量为1.1 公斤,不会出现三门
峡水库由于泥沙淤积严重不能蓄水的问题。
高原东南边缘地区的一些河流出现了“U”形或“S”形的拐弯段河道,
再加上河流坡降大的特点,采用裁弯取直的引水方式,可获得很大的落差。
例如雅鲁藏布江下游的“U”形大拐弯峡谷,在河道长200 余公里的派-墨脱
的河段中,平均坡降10‰,当开凿约40 公里的隧洞时,就可以将河水由派
直接引到墨脱而获得2,230
长的水头。该处径流丰富、落差集中,可兴建装机容量约4,000 万千瓦
的巨型水电站。但限于各种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工程设想还提不到
开发日程上来。
高原东南部地区河网较密,中小型水电站的兴建迫在眉睫。这类中小型
水电站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既可解决生产与生活用电,还能防止森
  本文标题:动力工业与能源的利用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qingcang/940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qingcang/940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动力工业与能源的利用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动力工业与能源的利用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