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约32公里的佛光山中。它依山势而建,坐东向西,三面环山,仅西面低下而平缓。寺区殿字壮阔,苍松翠柏点缀其中,环境清幽,是一座规模宏伟,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据记载,佛光寺之名远在五台县之前,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合县。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一499直至隋唐香火兴盛,当时寺内曾建有九间三层,高潮2米的弥勒大阁。但到唐会昌五年(845),由于唐武宗李炎下诏废佛,也波及佛光寺。全寺除祖师塔和一些墓塔外,其余建筑全部被毁,使寺庙从兴盛走向衰落。武宗死后,宣宗继位,又重兴佛法,至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复在旧址重建。现在东大殿就是唐代的遗存。全代曾重修文殊殿,其他如天土殿、伽蓝殿及香风花雨楼等均为明清两代重修。清末,佛光寺又口渐衰落无人过问。新中国成立以前佛光寺已满目苍凉,残破不堪。
佛光寺的建筑被国内外建筑学家称之为“千年瑰宝”、“亚洲佛光”。佛光寺除建筑外,唐塑、壁画和墨迹也极负盛名,其他还有魏、齐、唐、宋等代的石幢、墓塔、石雕等亦十分珍贵。这些可称得上是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华,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
东大殿是寺内主殿,系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时。大殿筑在高达10多米的台基上,居高临下,可俯瞰全寺。殿前松柏掩映,殿后山崖峻峭,气势雄伟。太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五脊顶,斗拱雄健,出檐深远。殿内斗拱、梁架结构简浩、柱额门窗未施彩绘,但轮廓秀丽,风格古朴。大殿的整体比例均衡,造型庄重,具有典型的唐代寺庙建筑特征。
殿内有唐代壁画和塑像。在15幅壁画中,据鉴定可知其中12幅是唐代所绘,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壁画作品。壁画内容多取村于佛教故事,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富有唐代风格。殿内佛坛宽及五间,布有彩塑30余尊。主像释迎牟尼佛在中间。其两边分别为弥勒佛、阿弥陀佛及普贤、文殊二菩萨,释迎牟尼佛右肩袒露,结枷跌坐于须弥座上,右手垂搭在招‘膝的右腿上,左手托钵。弥勒佛两足垂放在莲坐上。阿弥陀佛在六角形须弥座上结枷跌坐。普贤、文殊菩萨各骑象、狮子,在三佛的左右。主像两旁及前方各有胁侍菩萨和供养人像,还有牵引象、狮子的侍者。这些彩塑面颊丰润、体态健美,虽然经过后人多次重复彩绘,但其形体轮廓和神情衣饰仍保留唐代原貌。在佛坛的两前角,各有一尊天土像相对待立,怒目螟视,威严、雄壮,似人间的武将风度。殿内两侧和后墙下还有290余尊罗汉像,形象不同,神态各异,为明代宣德五年(1430)所补塑。坛上南侧有一尊是当年施舍建殿的女施主宁公遇的塑像,神情虔诚端庄。在南窗下有一主持重建佛光寺工程的愿诚和尚像,面容安详。这两塑像都有唐代人物的实感。在大殿左右四梁下均有唐人题字,笔法流畅、秀逸、劲挺,是不多见的唐人墨迹。
文殊殿在寺内前院北侧,为全天会十五年(1137)重建。它虽属配殿,但规模却与主殿相当,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屋顶,不仅形制特殊,结构也极精巧。为了节省木材和扩大空间,殿内采取减柱法,仅用4往,与主殿12往相比,少了8柱。因此,承担殿顶的梁架结构也有所不同,这是文殊殿建筑设计的最大特点,为我国古建筑中少见的一例。殿内佛坛正中塑有驾驭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主像两侧有侍者,前侧有均提童子,塑像共6尊,各像容貌清秀,体态丰满,装饰富丽,均为全代所塑。殿内两山墙和后面的墙壁下部绘五百罗汉图,实绘数目并不足三百。壁画是明宣德五年(1430)所绘。
在寺内东北角育一砖构双层墓塔,俗称祖师塔,是北魏创建佛光寺时初祖禅师墓塔,此塔全部砖砌,高约8米,平面六角形。一层中空,正西面开一扁平拱券门,顶上用莲瓣形的火焰纹饰作为券面装饰。塔下层檐挑远出,先在其上出叠涩一层,然后砌出单斗一层,再出一层叠涩和三层密排蓬瓣及六层叠涩。檐顶用反叠涩向内逐层收进,整个塔檐显得深远厚重。
本文标题:佛光寺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si/453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si/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