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如同一条披着银甲的苍龙,伏卧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大漠之间。在天山的第二高峰博格达雪峰的山腰,有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就是享有“天山明珠”盛誉的天山天池。
天池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500米,最宽处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天池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远在20万年前,地球上冰期来临,天池地区发育了壮观的山谷冰川。冰川挟带着砾石,循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刨蚀着冰床,对山谷进行挖掘、雕琢,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天池谷遂成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则因挤压、消融,融水下泄,所挟带的岩屑巨砾逐渐停积下来,成为横拦谷地的终债巨域。由于气候转暖,冰川后退,四周雪峰上不断消融的雪水汇集成了这一高山堰塞湖泊。
据史籍记载,唐太宗时曾在博格达峰下设过“瑶池都护府”。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登临过搏格达山,并在天池会见当时西来讲道的长春真人丘处机。自宋至清,天池曾有冰池、龙揪、龙潭、海子、瑶池、神池等名称,而博格达峰,在蒙语中意为“灵山”、“圣山”。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古人很难到达天池,对天池真实面貌的记述亦属凤毛麟角。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任鸟鲁木齐都统大臣的朋亮,亲率骑从,到博格达峰、天池勘查地形,并凿开泄水口,引水下山灌溉农田。其后在天池渠口立碑纪念,并亲题碑文《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文中说:“享康之阳灵山,屏列峰势,出没云雾中,上有天池在焉,俗传此水为蛟龙窟宅,雪巷冰封,莫穷所自”;“始臻绝顶,见神池浩森,如天镜浮空,沃口荡云,询造物之奥区也。”天池之名即取自“天镜”“神池”的头尾二字。此后,一些膜拜灵山、天池的达官贵人在湖周修建了福寿寺、土母庙、无极观、真人祠等8座庙宇,一时成为香火旺盛的神佛世界。可惜,这些古刹文物已相继毁坏殆尽。
在我国古代诗文中,作者往往引用3000年前的古书《穆天子传》记载的神话,把天山天池当作西土母宴请周穆土的昆仑仙境“瑶池”。传说当年周穆土西巡,西土母在楼台盈空、琼香缭绕的瑶池盛宴款待他。欢宴中他们酬唱应答。《穆天子传》中并载有西土母约再会之歌,歌曰:“白云在天,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史称周穆土实有其人,为西周第五代国君,他在位的第十七年,曾驾八骏,率部放髻西来。西土母也许是当时天池一带还处于原始母系社会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头领。穆土以赫赫威严的周朝天子之尊,风尘仆仆来到天山,与当时目为蛮夷的女头领宴饮唱和,亲善友好,也算得是一个古代民族团结的佳话。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对此感而叹之:“瑶池阿姆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口行三万里,穆土何事不重来。”
天池风光具有不假人工修饰的天然之美,雄浑粗犷,质朴幽静。它没有妩媚依人的如烟柳浪,只有拔地参天的塔松成林;它没有妮紫嫣红的百花争艳,却有山坡牧场的绿草如茵;它没有铺锦叠翠的楼阁亭台,惟有肃然刺天的万年冰峰。雄伟的博格达雪峰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肩连,三峰并起,突儿插云。峰顶的冰川积雪,终年闪烁着皑皑银光。银峰与白云一起倒映于天池晶蓝澄碧的湖水之中,构成了绰约多姿的高山平湖景观。天池湖水来自博格达冰峰,清冽纯净。湖中生长着冷水性无鳞鱼,黑脊白肚,肉极鲜嫩。
夏天的天池,是著名的避暑胜地,美丽的“山岳公园”。气候凉爽,清风拂面,群山峻峭之中天池如镜,流光溢彩。冬天的天池,是世界一流的高山冰场;因湖水来自天山融雪,极少受污染,所以冰质纯,a胃度好,加上气候、地理条件十分理想,景色诱人,更吸引着冰上体育健儿们。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任职于北庭(今吉木萨尔)期间,曾写一首七古《优钵罗花歌》。优钵罗花就是雪莲。岑参诗中曰:“耻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诗人托物言志,既赞美雪莲的高洁,又惋叹它身居山野,不为人们所赏识。清《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其地有天山,冬夏积雪,雪中有莲,以产天山峰顶者为第一。”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称:“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雪莲生长在雪线附近,约海拔2800-4000米之间的石缝、岩壁、砾石坡地和湿润沙地上。雪莲植株高15一35厘米,叶片呈淡绿色,花撇冰雪般晶莹洁白,大瓣层叠,拢着细丝状的紫红色或橙色花蕊,就像湖中荷花,亭亭玉立于风雪之中,为高山的冰雪土国添上一片妖烧秀色,雪莲盛夏开花,直到深秋,即使在雪花纷飞中,照样怒放。它傲霜斗雪的享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赢得了人们的赞叹。
本文标题:天山天池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hu/440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hu/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