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结构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内容点析
1.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区域的划分依据一定的指标,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差异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所在区域的不同而不同。
(1)教材通过四个人物分别描述自己生活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形象直观地说明地理区域的差异性。
第一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中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山地上有大面积的草场”描述出自然环境情况;而高山牧场成为“我国有名的牧区”,表现出畜牧业是本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
第二位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地位于云南省,属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傣家少女服饰表明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位于热带,气候湿热”,点出那里具有的热带气候特征;“美丽、旖旎的风光”、典型的热带景观和独特的傣家风情,不难得出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大大促进本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位家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说明本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特区”是根据本区对外开放的需要再划分的特殊经济区。
第四位来自长江三角洲,是个自然地理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又形成实力雄厚的工业区。
在四位人物的描述中都表明自己生活的区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对于各自区域特点的形成原因,教材没有解释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区域学习的兴趣。
(2)上面四位虽然来自不同的区域,但是区域划分的标准是不一致的,因而属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提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于行政区;山地上的草场、热带、长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牧区、经济特区、旅游区、工业区是经济区划的结果。标准不同、需要不同,划分的区域不同;对于某一地区来说,就可能有多重“身份”。
活动1“尝试划分区域”为学生提供实际演练划分区域的机会。图5.2是一张简单的综合区域地图。可看出本区地形、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点和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分布情况。按照活动要求,在图中进行两种标准的划分:山区与平原的自然划分和林区与农耕区两种农业区的划分。山区和平原的划分可依据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情况,把图中的东南部划分为山区,西北部划分为平原。林区和农耕区仅依据树和农作物的分布不能准确划分,学生会对坡度较大、海拔较高而又没有树木生长的地区的归属发生争执: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农耕区可增加粮食产量;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发展林业为宜。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会发现山区与平原的划分和林区与农耕区的划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本活动的目的不在区域划分的本身,而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划分区域,以及掌握划分的基本方法。
(3)区域的划分还可根据需要层层递进或细化划分标准,从而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例如,自然区划中根据积温划分的温度带有温带、亚热带、热带;而其中的温带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一级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二级为县(自治县、市),三级为乡(镇)。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可通过活动2的问题,在生活中得到落实。在此明确区域划分的不同尺度,对教材后面选取不同尺度的区域作好知识的铺垫。
2.我国面积广大,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宽广,地形、气候、植被、河流等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还有农业、工业、交通、居民及其生活方式等,各地均有明显的差异。教材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中国地理知识总论部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在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不同,划分为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诸方面各具特色的四个地区。在各区域内容的学习中,应抓住各区域的特征,从中认识自然条件对人们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人们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1)本节教材只需让学生在读图中认识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划分四大区域的依据是综合的;这种划分是宏观层次上的划分,在各大区域内部还会存在差异性。
(2)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在中国地形图、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及中国一级行政区划图的叠加图上,标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的,表明划分的依据是综合的。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区分显示也说明划分依据的差异性。四大区域的名称刚好和它们在我国分布的位置相对应。北方地区──东北、华北、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及东南、华南、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青藏高原地区。
(3)活动课文与正文内容有机结合,从分解四大区域界线入手,既落实了四大区域界线的位置,又解读了区域划分的综合方法,同时还突出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及区域特征。
活动1寻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与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的相似性,引导学生分析界线A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同时也对比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不受季风影响,干旱为主的区域特征,与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活动2提供界线B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其位置相对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分别是1月的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而确定界线B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然后再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这条重要地理界线是秦岭—淮河。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儿,浪费很多课堂上的时间,但是,教材活动的设计,恰恰给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空间,教材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逐一解决,最终得到结论。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还使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记忆深刻──不仅知道秦岭—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更具体了解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气温和降水及其他自然条件上的差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活动3提供界线C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其相对应的地势阶梯的界限。学生会在图5.8的引导下,自己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一级阶梯与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相似,从而推导出青藏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本文标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参考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can/1115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can/1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