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黄土高原志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黄土高原志 > 第三节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变迁

第三节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变迁

时间:2013-03-02 23:1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陕西黄土高原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北疆,是游牧部落翟、荻、羌、羯、匈奴等少数民族进入关中平原的通道,及与从事农业的汉族的杂居之地。辽阔的草原和森林草原适宜于畜牧业发展,是游牧部落民族繁殖牲畜的良好场所。其地理环境条件与疏松软绵、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的黑垆土,又适宜于麦、粟、玉米、薯类农作物栽培,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气候与土地资源。由于民族矛盾与冲突,使陕西黄土高原为农、为牧有过几次变迁,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
   陕西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在不断的演变中。自有了人类生产活动以后,在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就更加促进了陕西黄土高原景观面貌的改变。
   人类早期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无定河流域的横山、榆林、米脂、绥德及神木、吴堡、黄陵等县境【注: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几年来内蒙古文物工作》,《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4期。裴文中:《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史前时期的西北》,《科学通报》1955年1期】多有发现。从遗址出土文物来看,这些遗址可能都是上古时代人类的聚落所在。《山海经》记载,在春秋、战围时期,洛河、延河与无定河间的白于山及秃尾河等地尚有林木分布、林木种类繁多,有柞、桑、楮(构树)、松、柏、栎、檀(青檀)、榛、柘(黄桑)、枥(栗)、棫(扁核木)、漆等杂木林。洛水流出的横山(白于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陕北南部的子午岭也有森林分布【注:史念海:《论泾渭清浊的变迁》,《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龙门(今韩城县禹门口)碣石以北,多马牛羊旗裘筋角”【注:《史记·货值列传》卷129】,那里的人们“食畜肉,衣皮革,被旃裘”【注:《史记·匈奴传》卷101】。龙门正是陕北与关中的分界线,龙门以北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翟戎部落所在,是从事畜牧的游牧部落。“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翟戎之畜,畜牧为天下饶”。上郡即今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关中之北是从事游牧的翟戎所在,正好与龙门碣石以北一段相印证。陕西黄土高原在春秋、战圆时期既然是翟戎牧部落所在,那么在丘陵山地赢是林灌分布,塬梁沟壑川道当是灌丛草场,才能为游牧部落从事畜牧提供物质资源。
   秦、汉两王朝为了解除来自北方游牧部落的威胁与干扰,采取“屯兵守卫和移民实边”的政策。始皇三十二年(前215)蒙恬率卒30万北击胡人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立44县,屯兵于上郡(今榆林鱼河堡)【注:《史记·始皇本纪》】。屯军之下,垦殖土地,以济军粮,又于三十六年(前212)“迁河北、余中三万家”【注:《史记·始皇本纪》】到此。至汉武帝无鼎六年(前110),又迁到上郡、朔方、西河等地开官田,斥塞卒60万人【注:《史记·平准书》】。这些从内地迁徙到陕北来的军民大都在无定河、皇甫川、窟野河、延河等地耕垦,务实农业。当然,这次迁徒来的军民不完全都到了这个地区,但陕北各地所容纳的当不在少数。并对戍芜塞军民,耕垦务农者,采取“先为食物,具田器”【注:《汉书·晁错传》卷49】,于以优惠,直到能够达到自给自足。当时军粮也不完全依赖屯田所给,秦代军粮仰给于山东漕运【注:《汉书·主父偃传》卷64】,西汉还有劳于中央王朝的调剂【注:《汉书·食货志》卷34】。经过秦、汉两代人大力垦殖,陕北的农业生产初有规模,粮食自给有余,有时还支援内地。【注:《居延汉简释志》】
   秦、汉两代在陕西黄土高原建立了农业经济。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一定改变,由林牧的土地利用形式转为林牧为主兼有农业的土地利用形式,是土地利用结构的重大变革。但由于人口增殖不多,农业经济的局限,耕垦仅限于川遭河谷低平之地,其它山陵丘峁仍为林草分布。据《汉书·地理志》载,上郡置23县,有106638户,606658人,平均每县只有二三万人【注:《汉书·地理志》卷28】。它和现在陕北的行政县治相差无几,但人口仅有现在的七分之一。由于人口较少,农业生产技术又低,所以秦、汉两代,陕北的农业发展是很有限的。“上郡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注:《汉书·食货志》卷34】。这就是说,居住在陕北的人口,有一部分是从事畜牧业的。所以,东汉末年,贾诩曾说:“上郡、北地沃野千啦,又有龟兹盐池为民以利,水草丰美,土宜放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注:《后汉书·西羌传》】。这正是对陕北草原的真实写照。如果将这段话与“龙门碣石以北,多以牛羊旃裘角”连系起来分析,则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陕北黄土高原决非像今日光秃峻岭,流沙漫地的景象,而是农耕仅限于河谷川道低平之地,丘陵沟壑山地随处是辽阔的草原和密茂森林【注:郦道元《水经注》】。汉末以后,战乱纷繁,国力衰竭,无暇北顾。边缘郡县,逐次放弃,游牧部落进入,从事农业的汉族相继外迁,因而农田荒芜,自然植被得以恢复。自西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公元2世纪初至5世纪)的三四百年间,陕北地区由于游牧部落“居无常所”,没有村落集聚。故都未设置郡县【注:《册府元龟》691卷】,史籍上称陕西黄土高原为。羌胡地”,大致就指的是这一段时期。其中居住在这里的游牧部落主要是突厥和党项【注:《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四》】。突厥。其俗畜为事”,“铁勒居无常所,随水草移”【注:《册府元龟》691卷】,说明突厥是游牧部落。党项也是游牧部落,唐初商人。斋杂缯其货,入或部落,贸其牛马”【注:《唐会要》98卷】,“其所业无农桑,事牛马羊橐驼”【注:《唐全文》卷37】。北宋时,党项界东至银(今横山)夏(今靖边),南至鄜(今富县)延(今延安),西至灵(今宁夏灵武)盐(今定边)。厥土多荒隙【注:《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由此可见,北宋时,游牧部落已伸入到陕西黄土高原的中南部了,他们“逐水草游牧”。显然这些地区是森林草原之地。
  本文标题:第三节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变迁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23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23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
欢迎你对第三节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变迁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三节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变迁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