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2)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2)

时间:2010-01-29 03:3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5.2.3 北京市城区供电局电网图形信息管理系统

    北京城区供电局是北京供电系统中的最重要部门。他们负责北京4个城区的电力供应,涉及40万个用户,范围约90余平方公里。不仅关系到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军主要机关与部门的供电,也牵系着北京最中心地区千家万户的生活。安全供电、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是他们的神圣职责。

    过去他们建立过一个实时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简称为“SCADA”,对配电电力网实施监测和调度。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用户对供电的质量、可靠性、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实时调度系统,还有很多业务和设备管理问题都无法解决。他们迫切要求建立一个配电网图形管理信息系统,以适应该局的“营配合一”的体制,即将生产、运行、管理3个方面的业务,集成在一个计算机化的管理系统,加以科学管理。经过四年多的拼搏、探索与刻苦钻研,并与深圳雅都公司密切合作,终于实现了这一设想。他们采用深圳雅都图形公司的电网图形信息管理系统(Electric Facilities Graphics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FGIS),成功地建立了系统。

    该系统成功之处,就在于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的管理人员紧密结合,深刻理解业务管理各个环节的细微要求,并提炼成为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模式。该系统很有专业特点,不仅把管理人员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融合进去了;也实现了他们过去想做,而当时办不到的许多构想。

    他们从1994年开始进行调研,研究了国外的一些GIS软件,并请软件公司根据要求,作出演示(Demo),再加以对比,最后选中了雅都图形公司的国产软件。

    整个系统按照计划分期、分阶段在逐步实施。

(1)预研期(1996年10~12月)。研制出配电网络的单机版演示系统,以考察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选定阜成门地区4.8km2作为试验区。录入的数据:从变电站→电缆→开闭站→配电室,或者变电站→电缆→10kV(千伏)线路→柱上变台→低压线路→用户电度表。

(2)第二期(1997年5~12月)。建成了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网络版系统,连接18个站点:15个局域网站点、3个广域网站点。完成了149幅1∶20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入库,作为地理底图,覆盖面积近120km2,完成该局所辖90km2的全部10kV、部分380V配电网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此期软件工作的重点是建立配电网管理模型,开发一些管理的实用功能。

(3)实际运行阶段(1998年1月开始)。从1999年5月该局迁入新址,系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运行稳定,从未发生事故。

(4)第三期工程(目前正在实施)。该项目已被国家科学技术部确定为GIS应用示范工程。目前,正着手扩大基础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范围,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该系统的全面功能。

    目前,系统配置的软、硬件包括:SGI工作站5台(其中3台用作服务器),40台高档微机,一台磁盘阵列机;操作系统:服务器采用UNIX,工作站、终端采用Windows NT;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 Oracle 8. l;应用软件采用的是雅都图形公司的电网图形信息管理系统(EFGIS)。

  EFGIS系统的应用已使该局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实现了从量的变化导致质的飞跃,以其实用性、高效率和易操作性深受使用者的普遍欢迎。本文仅以其中突出的效果为例,加以说明。

(一)保障安全供电

     1.正反向电源查询,快速定位故障

    当线路出现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的情况时,调度部门、紧急修理班和报修中心等单位终端上,可以显示停电影响范围、查询并判断可能发生问题的故障设备、按不同条件进行事故定位的便捷工具。这使供电抢修人员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进行抢修并恢复供电,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故障推图,自动生成多路转供电方案

    系统不仅可据故障所在点,自动推出以故障分段为显示中心的网络图,而且还会自动提出若干故障隔离措施和转供电的方案。是配电网调度人员实用的辅助决策工具。

     3.基于配电网图形,自动生成可靠性基础数据

    系统能严格按照可靠性分段要求,自动对线路分段开关进行编码,并分段进行相应的设备数据统计,生成可靠性图,最终打印输出统计报表。该功能的采用,使繁琐的可靠性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变得随时可自动完成,使可靠性统计工作变得简单、及时和准确。

(二)保证经济、合理供电

     1.基于配电网图形,进行10kV线损理论计算

    按规定要定期计算配电网的线路损失,而过去用手工计算往往要算几个月,即使算出来了,由于线路的参数已发生变化,用处也不大了。

    而现在,该系统以“均方根电流法”为依据,可以随时根据给定的24点电流值、供电量以及线路结构,自动计算出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和线损图,并自动生成各种线损统计分析报表,为配电网规划和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依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辅助生成业扩报装方案

    过去用户申请增加供电设备容量,按规定7~10天以后,才能将结果告诉用户。而现在可以根据用户报装的容量和位置以及线路负荷情况,确定合理的供电路径,经人工干预后,即可绘出标准的“供电方案”,告诉用户如何按“供电方案”进行准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制定报装方案的效率和科学性。

(四)科学管理,更新数据

    在维护数据库时,经常会面临如何更新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的问题。该系统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1.线路变更后,自动批量更新数据

    如何根据配电网改造和分倒路工程所引起的配电网结构变化,使已经存人系统中的大量配电网数据自动随其改变而发生变化,是系统数据能否实现滚动维护的关键问题。该功能的实现使得电源的根本性改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同时系统的其他图形也随之自动发生变化,从根本上提高了电源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高效便捷的录入和编辑工具

    过去各部门分别进行数据的录入,很难保证数据质量和数据共享。新系统可在“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支持下,采用统一的录入编辑工具和规范,彻底解决了各部门数据资料的“分散加工”与不能共享的矛盾,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配电网实时调度采统与配电网图形信息系统相连接

    两个系统的连接,即使配电网设施的静态资料与动态数据有机结合于“全信息电网模型”之中。利用系统的图形功能,可以直观地查看开关的开合状态、事故报警和设备的负荷变化情况,使得配电网从以往的静态管理转变成动态管理,使设备的运行维护从被动变为主动。

    在很多经验总结中,都会提到一条经验,就是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这并不只是中国的特点,国外有关文献中也持同样看法。因此,可以说这已是国内外的一条普遍规律。这不仅是因为建设GIS会牵涉到大量资金问题,而且必然会引起一个部门的制度、机制的变革。没有领导的支持,是绝对行不通的。因此如何争取领导的支持,将是大家都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标题: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gisjue/1101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gisjue/1101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