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球科学导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球科学导论 > 自然资源的类型和性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4)

自然资源的类型和性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4)

时间:2010-10-03 14:22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4)自然资源的本质

    ①储存性资源的本质 储存性资源最终可利用的数量必然存在某种极限,虽然我们既不知道这个极限在何处,也不知道如果这个极限达到时所余物质是否仍可看作是资源。关于储存性资源的性质,有必要区分两种类型,一类是“使用后就消耗掉的”;另一类是可循环使用的。

    “使用后就消耗掉的”的类型中包括全部化石燃料,其当前的消费速度必然影响未来的可得性。因此一个关键的管理问题是:时间上最佳的利用速率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有关文献中一直有很多争论,并没有使大家肯服从的简单明了的答案。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体系运作的理想世界中,对个别资源储备才可能建立起可实现最佳消耗途径的条件。这种理论性的方法不仅必须适应所谓市场体系不完备的考虑,此外还必须考虑整个下述概念:最佳的消耗速率有赖于定义“最佳性”的方式,有赖于假设资源管理者将确实力图达到最佳。在现实这个模糊不清的复杂世界里,并不存在任何最佳的消耗速率;在资源所有者、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视角、需求和目标都大异其趣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存在。

    已经存在使大多数金属能再使用很多次而只有少量损失的技术。那么,考虑地壳中所余的金属和暂时储存在产品中的金属,总储备必然在原则上永远保持不变。这在概念上也适用于所有非金属元素矿物,例如钾碱(氢氧化钾)。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笃信人类技术创造力的乐观主义者,也会承认所有这些矿物实质性恢复的前景是黯淡的。即使是金属,完全循环的理想也只能保持在理论上。熵的热力学定律表明使用一定物质的最后趋势是混沌(即资源的不可得性);换言之,矿物在使用中最终会变得太分散,并与杂质混合,从而不可恢复。更为重要的是,再使用是一种能源密集的活动,严重依赖(至少是在目前)“使用后就消耗掉的”资源。

    ②流动性资源的本质 关于流动性资源的性质,有似乎独立于人类活动的流动性资源,有当使用不超过其繁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流动性资源,在两者之间有必要加以区别。

    相当一部分可更新资源都可能被掠夺到灭绝的程度,这就是所谓临界性资源。如果使用的速率超过自然更新的速率,那么此类资源就可能像矿产资源一样实际上是在“被开采”。在某一点(即临界带)上,耗竭过程可能会被推进到如此之远,以至于即使全部掠夺活动已经停止,供给流的自然恢复也不可能再发生。当植物、动物和鸟类群落变得稀少而分散时,它们就不仅不能繁衍,而且会对捕食者更加脆弱。众所周知,过度地捕捞、狩猎、污染以及生境的破坏,已严重地降低了很多物种的可更新能力。可以举出无数实例说明追随着掠夺性开发的是其最后结局——灭绝。例如,记录表明,在过去400年中,全球已知灭绝的哺乳动物有58种,鸟类有115种,另有311个物种归为严重危急者。实际上,这些数字还低估了物种丧失的严重性。这些数字只是已知的,由于人类目前认识的局限,可以肯定还有一些已消失的物种没有被记录。此外,根据国际标准,一个物种只有在消失50年后才能被列入灭绝范围内,所以这些数字并不包括过去几十年内的物种灭绝。

    除这些生物资源外,土壤和蓄水层也会具有临界带。土地一旦被过度使用和误用到由于土壤侵蚀、盐碱化和沙漠化而退化,就绝不能保证在与人类活动相应的时间尺度内发生恢复过程,无论是自然的恢复还是通过有计划的补救措施。联合国最近承认,其加强的荒漠化计划已经不能控制退化过程,不能恢复重要地区受损害的土地。这清楚地表明,土壤实际上可因为人类利用而从流动性资源转变为短命的储存性资源。类似地,当蓄水层(例如下伏在萨赫勒地区的蓄水层)具有残留物特征,是过去气候状况的产物时,它们也可能会被开发到耗竭的程度,决无希望在几百年内恢复。

    非临界带的资源尽管有人类活动干预也仍然可更新,虽然某些会由于过度利用而暂时耗竭。河中的水流会由于过度提取而减少,水体降解废物的能力会由于太多的营养物和污水注入而毁灭,地方大气资源的质量会由于污染物排放而下降。在所有这些情况中,流量和质量水平都是自然形成的,而且一旦使用速率控制在再生或同化能力之内就可迅速恢复。曾经认为太阳、潮汐和波浪所产生的能量流规模不会受人类的影响,虽然从中获得的有用能源是人类决策和投资的一个函数。然而,关于进出的辐射流是否会由于把大气圈用作废物排放而受到人为的影响,在本世纪70年代引起了激烈的科学争论和政治争论。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并显著地影响到世界气候。像氟利昂——用作制冷剂和喷罐的喷雾剂——那样的污染物,已被设想为会减少臭氧集聚从而增加辐射的进入水平。的确,最近的研究已揭露出极地平流层中臭氧的耗损。同样地,主要因化石燃料消耗而导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下层的日益集聚,可能会由于妨碍反射能逸散到空间而具有所谓的“温室”增暖效应。虽然对温室效应还没有明确的证明,但堆积如山的科学证据支持以下观点:正在积累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氟利昂、甲烷、臭氧)在下世纪将产生可度量到的气候变化。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没有任何可更新资源会在人类活动影响之外。

    流动性资源耗损和退化的许多问题之所以恶化,盖因为它们常常是公共财产或公共场所。这就是说,它们不能为任何个人或私营企业专有。传统上一直把它们看作是不会耗竭的,所有的人都可免费获取的。人们对资源保护和减少污染没有积极性,所发生的技术变化一直假设它们可继续免费获取。诸如鱼、飞鸟、水和空气这样的资源都是在极大范围内不可分割的;没有哪一个用户能支配其供给,控制其他用户的数目或他们获取的数量。因此,短期内生产过度或利用过度的事就常常发生,形成长期耗竭的危险。当然,除此以外,可更新资源持续压力后面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认识自然系统、社会经济关系、政治权力、制度障碍等方面的问题,不可能找到简单的解释和简单的解决办法。


  本文标题:自然资源的类型和性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ke/2115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ke/21153.html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
欢迎你对自然资源的类型和性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自然资源的类型和性质-自然资源及其利用(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