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台北市(TaibeiShi)

台北市(TaibeiShi)

时间:2010-01-29 02:3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台北市(TaibeiShi)

  台湾省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
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中央。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
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东西最宽处20.5 公里,南北最长
约28 公里。辖16 区,面积272 平方公里,人口265 万余。
台北市中心区所在地,原名大佳腊(或同音异写作“大加蚋”等)。清
康熙四十八年(1709)福建人始来开垦;雍正初年(18 世纪20 年代),在
原纱帽厨社形成集市,名艋舺(土语独木舟谐音),为淡水厅辖境。1809 年,
原设新庄的淡水县丞移此。1876 年置台北府, 1894 年定台北府为省会。1895
年日本占据台湾,台北成为殖民地首府。1945 年10 月台湾归还祖国,台北
为台湾省会。1949 年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1967 年台湾当局将台北市改为
台湾“行政院”院辖市,另在南投县建筑“中兴新村”作为台湾省政府驻地。
1968 年7 月起,将台北市近邻的台北县内湖、南港、木栅、景尾、士林、北
投共6 乡镇划入市区,与原辖的松山、大安、古亭、双园、龙山、城中、建
成、延平、大同、中山等共为16 区,包括630 个里。
基隆河自东蜿蜒而西,大致中分市区为南北两半部。南半部西临淡水河
岸之地,原为清代后期建置台北府府治所在,旧城拆除后为市发展中心。基
隆河以北,淡水河下游至关渡河段以东,为包括士林、北投两区在内的阳明
山风景区。市中心区平原海拔仅约6~7 米,西北的关渡仅约1 米;市东南的
景美较高,亦不过14 米。台北盆地边缘为丘陵、台地环接。北部边缘有高逾
千米的山地屏障;东南边缘仅高约400~700 米,但以南地势更高,至雪山山
脉西北坡,则升至1000~2000 米以上。
市区因周缘地势影响,冬、夏气温皆较淡水、基隆为高,年均温则与基
隆相等,约22℃。月均温2 月14.8℃,7 月28.2℃。年降水量约2100 毫米,
仅当基隆雨量的2/3。
台北市工商业发达。工业以电机、电器、化工、印刷、纺织等为主。
台北原以淡水河沟通海运而发展,后因下游淤浅,纵贯铁路和南北公路
干线先后筑成,遂为全岛陆路交通运输中心。自纵贯铁路台北站至基隆港
28.6 公里,至高雄市375.6 公里。海运则以东北邻的基隆港为起点。市东松
山区松山机场原为省内、外空运中心,后因离市中心区约40 公里的桃园机场
的修筑启用,松山机场已改为专营省内空运的中心。南北高速公路全线长
373.2 公里,虽以基隆为起点,实以本市为中枢,北至基隆25.1 公里,南至
高雄348.1 公里。自北回铁路完成后,本市与东台湾交通大见改进。台湾北
部横贯公路起点在桃园县境,但与台北市西南部公路主干相连。自市区南邻
台北县新店起,亦有公路干线经台北县东境通宜兰,与东台湾道路系统连接。
台北为台湾省主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最大集中区,有台湾大学、师
范大学、理工学院、医学院、农业试验所、林业试验所及多种专门科学研究
所等。台北市发展历史虽远较台南市为晚,但名胜古迹不少。旧台北府城拆
除后,仍留城门数处。寺庙以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的龙山寺为最古,建筑富丽,与云林县北港朝天宫齐名。阳明山游览区范围广阔,与大屯火山
群相连,秀丽多姿;其中士林区外双溪故宫博物院,以收藏大量20 世纪50
年代以前由当时南京国民党政府取自北京故宫的珍宝著称。


  本文标题:台北市(TaibeiShi)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30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30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台北市(TaibeiShi)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台北市(TaibeiShi)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