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遗产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世界遗产 > 颐和园(我国遗产)(2)

颐和园(我国遗产)(2)

时间:2016-12-21 15:3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排云殿依山傍水,是专门为慈禧太后举办生日庆典而建的。排云殿门前的12座太湖石,与十二生肖十分相似。如今,排云殿仍然保留着当年举办庆典时的摆设,殿前还陈列着铜龙,铜凤和铜鼎。

  佛香阁建造在一个21米高的石基上,再加上阁本身的高度,整座阁便高出了万寿山的山顶,是颐和园的中心,也是园内的最高点。

  佛香阁的样式与武昌的黄鹤楼很相似,都是八面三层,四重屋檐、攒尖顶,阁顶是黄色的琉璃瓦,外加绿剪边。阁内有8根大铁梨木柱,好像擎天柱支撑着佛香阁。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佛香阁。现今的佛香阁是光绪十七年重建的,用了3年时间才完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颐和园的标志。佛香阁东侧的山坡上有一组名叫“转轮藏”的木制建筑,中间有轴,可以转动,用手转一下木塔,就算将塔内的经书念了一遍。佛香阁西侧有一座铜铸的佛殿,名叫“宝云阁”。整座殿高7.55米,重207吨,通体呈古铜色,下面还有汉白玉的台基,造型华美,工艺精湛,是举世无双的珍品。

  万寿山的北面俗称“后山”,以环境清幽和富有宗教色彩著称。沿后山中轴线建造了松堂、须弥灵境、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等佛教建筑。山上有座琉璃多宝塔,高约17米。塔身用五色琉璃瓦镶嵌,四周砌着琉璃佛像。宝塔顶部悬挂铜铃,在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

  万寿山和昆明湖之间,有一条长廊。长廊蜿蜒曲折,把万寿山前山的各组建筑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景色的层次更加分明。长廊全长730多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长的。长廊中建有4座亭子,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廊内的泅坊上共人1.4万多幅彩画,内容涉及上下五千年,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词典故、通俗小说,还有山水、花鸟等等,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长廊又有“画廊”的美称。 

  昆明湖在颐和园的南部,水面开阔。湖中有东、西两堤。东真正是昆明湖的东岸,堤上著名的景物有铜牛、知春亭等。西堤横穿昆明湖西北部,长2.5千米。堤上有6座造型各异的桥,是仿造杭州西湖的苏堤六桥建造的。6座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带桥,桥形像一条玉带,桥拱又高又薄,线条流畅,半圆形的桥洞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轮透明的圆月。由空中俯视,昆明湖被长堤分为三部分,三部分水面都各有一座岛屿,象征海外的三座仙山。其中南湖岛占地面积0.01平方千米,是湖中最大的一座岛,岛上建龙王庙。南湖岛与东堤之间有一座桥,桥有17孔,长150米,宽8米,据说游人不管从桥的那一头看,总是看到正中的一个桥洞,而且正好是第九个。桥两边的石栏杆顶部,雕刻着544只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可以和卢沟桥的石狮媲美。


  本文标题:颐和园(我国遗产)(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yichan/286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yichan/286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颐和园(我国遗产)(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颐和园(我国遗产)(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