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论文 > 初中地理文字材料题解析技巧初探(3)

初中地理文字材料题解析技巧初探(3)

时间:2011-01-17 12:1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间接法

上面探讨了直接法的一些应用技巧,下面来分析间接法的使用。所谓间接法,就是要回答的问题的关键信息在所提供的材料中再也不能直接找到,而需要答题者以所提供的材料为背景,参考点,综合运用平常所学,创造性地进行作答。针对这类情况,我们要让学生平时就学会从材料中的蛛丝马迹,或者是关联其的相关背景信息中去寻找答题支点,这对解答者的答题水平要求是更高了,不仅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注重知识经验的有效积累,更要注意到这类题的一些常规技巧,以便能够很好应对乃至超常发挥。关注这类题目的解答技巧是:一是需要学生平时就养成对问题的全方位的理解、思考。二是要设法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积极的发散式思考(不断围着问题去进行),尽量打开思路,充分联想平时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事实和规律等内容,激活并展开认知网络,既要作好有针对性的分析,又能去合理综合。既要能推演开去,又要能在此过程中去进行及时的有效归纳总结。。显然,这对解答者的平时准备和即兴发挥水平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让学生多适应这类题型的解法建立良好的答题心理准备和情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下面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例4]阅读下面材料,试回答问题。

我国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是个海陆大国,试说说其位置的优越性。

[解析]这段简短材料所给的信息对答好本题来说是极其有限的,没有任何可以直接拿来用的部分,看上去似乎无从下手。但不难找出一些相关的关键信息,如我们知道是介绍我国海陆位置的,问题的要求也是说到海陆位置的优越性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参考点让学生充分进行发散式思维,当然基点是围着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去想。也可以让学生收集联想到一些具体而实在的、平常积累的相关的典型案例,如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事例,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事例,“丝绸之路”的开辟等历史事件,也可以从今天的亚欧大陆桥的建设等等事例出发,www.dljs.net思考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表现,从而,让学生更具体丰富的感受到中国海陆位置的特点给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学生会渐渐体会到我们要做的是中国的这种天然的优越条件对人们的影响(即人文影响),马上会打开思路,意识到所关涉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的、经济的、贸易的、交通的、外交的等等方面。通过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大为活跃,问题的答案也基本成型。

[参考答案提示]从宏观角度:可以从对外交通运输、对外经济往来、对外贸易、对外政治外交等方面思考;从微观角度(本国内),可以从农、工、商、旅游等发展去思考。

实际上,学生经常遇到的阅读材料题是需要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才能顺利完美解答的。

总之,让学生学会解答这类阅读材料题目,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掌握技能技巧,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文字材料题解析技巧初探(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2344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23440.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初中地理文字材料题解析技巧初探(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初中地理文字材料题解析技巧初探(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