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地理解析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地理解析

时间:2019-12-11 07:3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单项选择题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B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C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及各地理因素的相互关系知,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第2题,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B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4.该示意图体现了( B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 第3题,图示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灌溉使得土壤湿度增大,同时也会使得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就会调节气温,使得气温变化幅度减小,蒸腾作用加强,会使得局部降水增加,进一步增大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率。第4题,该图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8·闵行模拟)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理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5~6题。

5.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A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
【解析】 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中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解析】 图中显示④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本文标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地理解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703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703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地理解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地理解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