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时间:2019-07-06 11:5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荔枝的生长对地理位置和气候有着严格的要求,生长发育期间要求高温多湿,喜光,不耐低温霜冻。我国气象学者将史籍中记载的荔枝分布变化作为分析历史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图1为唐代荔枝运输路线推测图,其中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所产荔枝深受长安皇室、贵族喜好。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和现代相比,唐代

A. 气候较冷,荔枝种植界线北移

B. 气候较暖,荔枝种植界线北移

C. 气候较冷,荔枝种植界线南移

D. 气候较暖,荔枝种植界线南移

2. 与其他三条荔枝运输通道相比,涪陵道的最大劣势是

A. 跨越江河多 B. 地形起伏大

C. 路途较遥远 D. 补给驿站少

3. 唐代涪陵、合江等地可大面积种植荔枝的自然原因是

A. 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 地处山间谷地,多云雾天气

C. 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 D.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较丰富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

【1题详解】

唐代涪陵能大量种植荔枝说明当时气候较暖,种植界线较现代偏北。故选B。

【2题详解】

涪陵道途经四川盆地、秦巴山区后达渭河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涪州荔枝深受皇室、贵族喜好,运输量大,因此该线沿途多驿站中转、补给。故选B。

【3题详解】

荔枝不耐低温冻害,重庆合江、涪陵等地能大面积种植荔枝的自然原因就是因为北部山地阻挡了冷空气,冬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故选A。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4. 按照距市中心远近付租能力的高低划分,c城市功能分区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

5. 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该功能区在b2地区发展的原因是

A. 位于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方便 B. 位于农耕区附近地区,农副产品丰富

C. 位于盛行风上风向,环境优美 D. 位于背风坡地区,日照充足

6. 由于b2功能区的快速发展,林地遭到破坏,导致图中山地

A. 降水量增加 B. 坡面径流增加

C. 蒸发(腾)量增加 D. 地下径流增加

【答案】4. C    5. C    6. B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低价与城市功能区分布之间的关系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题详解】

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按付租能力大小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所以,a、b、c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故选C。

【5题详解】

结合b1、b2功能区相同的特征,b1位于市中心的周边,而b2远离市区,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且地租较周边地区高,故判断两地都为住宅区,b2为高级住宅区,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故选C。

【6题详解】

林地破坏后,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发(腾)量减少,降水量减少,坡面径流增加。故选B。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之地。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建造房子并在屋顶瓦片上覆盖石块(如图)。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随后,台湾商品免税市场、各类酒店等纷纷在平潭岛建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7. 平潭岛传统民居屋顶瓦片上覆盖石块的主要目的是

A. 利于排水 B. 房屋美观 C. 防范地震 D. 防范大风

8.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立首先带动了当地的

A. 金融业 B. 制造业 C. 旅游业 D. 渔业

【答案】7. D    8. C

【解析】

本题以平潭岛传统民居屋结构为例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

【7题详解】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多大风天气。故选D。

【8题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成立综合实验区后,平潭岛首先建成台湾商品免税市场、各类酒店等,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故而最先带动的是当地的旅游业。故选C。

 

位于美国加州内华达山脉西麓的酋长岩(高914米)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由该岩顶部飞泻而下的马尾瀑布是一个季节性瀑布,仅在冬季才会流淌。每年2月天晴时在夕阳从特定角度映照下,瀑布呈现如火焰般的绚烂色泽(如图)。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推测照片拍摄者位于瀑布的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10. 没有参与马尾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 岩浆侵入 B. 流水侵蚀

C. 断裂抬升 D. 冰川作用

11. 马尾瀑布的补给来源最可能是

A. 季节性积雪融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高山湖泊水

【答案】9. A    10. D    11. 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太阳的视运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河流的补给方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的视运动,据材料分析该照片为日落时的景观,2月份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从西南方向照过来,照入瀑布中,瀑布呈现如火焰般的绚烂色泽。照片拍摄者位于瀑布的正前方,面朝瀑布拍摄瀑布景观,所在方位应与太阳光线所在的方位垂直,即与西南方向垂直,故位于位于瀑布的东南方。故选A。

【10题详解】

马尾瀑布在流水溯源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于花岗岩断块山体,故有岩浆侵入、流水侵蚀与断裂抬升等地质作用参与马尾瀑布的形成,ABC排除,不合题意。故选D。

【11题详解】

湖泊和地下水供给不应成为季节性瀑布,酋长岩海拔较低难以形成冰川,瀑布仅在冬季才会流淌,由此推断应为冬季的积雪融水补给。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7小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拉圭(图)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誉为“南美瑞士”,吸引了大量欧洲较富有的白人来此定居,成为著名的移民国家,居民约90%是白人。20世纪70~80年代,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增长较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化飞速发展,目前乌拉圭城市化水平高达90%。

该国农牧业发达,草场是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的一部分,牛羊自由放养,重视良种化与疫病防治,实行规模化和标准化饲养,所产牛肉品质高,出口量大。工业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包括肉类加工、罐头、面粉、牛乳、干酪加工等,其次是纺织业,主要加工羊毛、生产棉纺和化纤产品,产品大部分出口。工业部门劳动力约占总劳动人口的五分之一。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1)分析乌拉圭牛肉品质高的原因。

(2)简述乌拉圭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析该国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4)说出乌拉圭高度城市化带来的后果。

【答案】(1)自然条件优越,草类茂盛;土地肥沃,草质好;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为主,对环境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污染小;肉牛自然放养,重视良种化与疾病防治。(任答三点即可)

 

(2)乌拉圭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为主,农牧业发达,农牧产品(原料)丰富;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充足;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3)该国为移民国家,迁入的白人主要选择居住在经济发达、生活舒适的沿海大城市;乡村迁入人口多为年轻人,且城市医疗与生活条件较农村优越,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乡村;20世纪70~80年代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4)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贫困、失业人口增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乌拉圭的发展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工业的区位条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总体难度较低,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较高。

【详解】(1)本题考查大牧场放牧业区位优势条件,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该地草场是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的一部分,草场资源丰富,草类茂盛;牛羊自由放养,重视良种化与疫病防治;环境污染小等。

(2)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结合材料直接分析。产品大部分出口,说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农牧业产品众多,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劳动力充足等;

(3)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结合材料分析,该国吸引了大量欧洲较富有的白人来此定居,白人大多选择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增长较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化飞速发展;城市社会福利及生活条件较高,吸引了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

(4)本题考查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贫困、失业人口增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点睛】1、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是世界上优良天然草场之一) 。

(2)社会经济因素: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对外交通便利;

有牧牛业的传统经验

2、工业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北起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面积30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黄河、淮河等河流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它的主体。地质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南北改道(图左)。自2000万年以来,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华北平原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距今200万年时形成了大平原(图右)。石家庄地处太行山东麓,冬春季时,每当从西部高原东移并垂直于太行山的气流越过山脊,石家庄就会温度骤升、湿度骤降。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1)据图简要说明华北平原的形成演化过程。

(2)分析太行山东麓成为华北平原中高产田集中区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原因。

 

(3)石家庄在冬春季节吹西风时会出现气温骤升的干燥天气,据图解释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答案】(1)黄河、淮河等河流流经山区,携带大量泥沙;河流流出太行山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与三角洲;华北平原相对下沉,不断接受大量沉积,三角洲不断向(东)海推进,经过漫长地质时间,形成了现代的华北大平原。

(2)太行山东麓多冲积扇,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强;冲积扇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处,水源丰富;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土壤粒径较大,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不易盐碱化。

(3)冬、春季节,西风从黄土高原翻过太行山下沉,由于下沉增温作用,导致气温升高,湿度骤升,形成焚风天气。

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加剧春旱;引发森林火灾;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华北平原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及特殊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危害。

【详解】(1)据图简要说明华北平原的形成演化过程,实质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根据材料分析华平原为沉积平原;其形成过程如下,黄河、淮河等河流流经山区,携带大量泥沙;河流流出太行山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与三角洲;同时,由于华北平原相对下沉,不断接受大量沉积,三角洲不断向(东)海推进,经过漫长地质时间,形成了现代的华北大平原。

(2)分析太行山东麓成为华北平原中高产田集中区的原因,实际是考查该区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的原因。太行山东麓多冲积扇,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强;冲积扇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处,水源丰富;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土壤粒径较大,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不易盐碱化。

(3)本题考查焚风的成因及危害。冬春季,西风从黄土高原翻过太行山下沉,由于下沉增温作用,导致气温升高,湿度骤升,形成焚风天气。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加剧春旱;引发森林火灾;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玻璃栈道是由钢化玻璃凌空高架在悬崖峭壁上形成的旅游观光通道,每平方米承重达1000公斤,为游客观光游览带来了安全保障。目前,全国各地景区的玻璃栈道快速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石山玻璃栈道(图)。它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白石山景区的绝壁处,将“白石晴云、姜太公钓鱼、祥云佛光”等景点全部串联起来,让游客在轻松愉快中实现移步换景,感受“云在脚下飘浮,风在身边嬉戏”的惬意自在。白石山栈道在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解析】

说明白石山景区玻璃栈道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

【答案】为新的旅游活动项目,具有吸引力;依托险峻壮观的悬崖峭壁(山脉地质构造),给游客独特、刺激的新体验;给游客提供了不同的观景视角;玻璃栈道与景区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联系,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建造技术为游客带来了安全保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白石山景区玻璃栈道旅游项目的开发为例,考查旅游规划与设计。

【详解】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可知,目前玻璃栈道快速发展,说明该项目新颖、吸引力强;每平方米承重达1000公斤,为游客观光游览带来了安全保障,说明玻璃栈道建造技术成熟,安全性高;位于绝壁处,可以带给游客独特、刺激的不一样的体验;将“白石晴云、姜太公钓鱼、祥云佛光”等景点全部串联起来,说明玻璃栈道与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相连,做到优势互补等。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再生纸是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广泛用于纸板、纸箱、包装纸袋、生活用纸、新闻用纸、办公文化用纸及笔记本等方面。据统计,一吨废纸可以再造好纸850公斤,可节水100吨,节煤1.2吨,节电600度,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还可减少35%的污水排放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如今再生纸已逐渐成为一种环保的标志,再生纸也由于其环保的特性被大力推广。我国是纸张消费大国,造纸业面临着纸浆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因此,再生纸的生产与使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说明在我国推广生产、使用再生纸的意义。

【答案】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能节约资源;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利于缓解环境污染及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使用范围较广,成本较原浆纸低;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消费观念的更新,倡导民众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

【解析】

【分析】

本题我国推广生产、使用再生纸为背景,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详解】分析我国推广生产、使用再生纸的意义,可以从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使用“再生纸”能节约资源、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利于缓解环境污染及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使用范围较广,成本较原浆纸低;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消费观念的更新,倡导民众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



  本文标题: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35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359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综合地理试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