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A. B. C. D.
2. 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A. B. C. D.
3.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A. 塔里木盆地
【答案】1. B
【解析】
【1题详解】
图A中秦岭南侧是四川盆地,A错。图B中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B对。图C中四川盆地西侧是横断山脉,C错。图D中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D错。
【2题详解】
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非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面积点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图B,B对。A、C、D错。
【3题详解】
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C对。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都位于地势第二阶梯,A、B、D错。
读“我国台湾示意图”(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 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B. 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
C. 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西北
D. 西侧隔海峡与山东省相望
5. 台湾岛农作物,如水稻主要分布在台湾岛
A. 东部
B. 西部
C. 南部
D. 北部
【答案】4. 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台湾岛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解题思路主要是结合所学的关于台湾岛的基础知识分析解题。
【4题详解】
由图可看出,台湾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A正确;由图可看出,城市主要位于台湾西部沿海平原,B错误;在经纬网图中,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由此可以看出,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位,C错误;台湾西侧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D错误。
【5题详解】
水稻宜种植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图中显示,台湾岛西部平原面积较大,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另外,台湾岛的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劳动力丰富,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台湾岛的地形、位置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农业等人文地理特征,解题的关键技巧在于分析经纬网地图中的方位和识别台湾岛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结合基础知识解题。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7.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B.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答案】6.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黄河干流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于黄河流域的认知程度,解题关键在于熟知黄河流域各个河段的基础知识。
【6题详解】
“大量脱发”-黄河源头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天然草场沙化越来越严重-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A错误;“动脉阻塞”-黄河宁夏平原河段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且河流冬季结冰,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凌汛,阻塞河道-加高、加固堤坝,B错误;“腹泻”-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C正确;“脚肿”-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部分河段成为地上河-中游植树种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修筑黄河大堤,D错误。
【7题详解】
黄河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A错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域,降水量较小,B错误;黄河上游地处北方且由于海拔较高,年均气温较低,蒸发不旺盛,C错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区域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D正确。
【点睛】本题组考查了黄河流域各个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水文特征,包括上游的荒漠化、凌汛,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并需要学生分析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最后考查了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解题的主要技巧在于要结合区域地形图和气候图进行整体分析,易错点在于各个河段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学生容易把次要成因当初主要成因。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是“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 大西洋
9.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 >>
C. <,>
【答案】8.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青海省区域为背景,结合等降水量线和温度区界线,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基础知识的应用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示区域降水的趋势变化,结合我国降水的特征分析答题,以及结合青海省的地形特征,分析气温的影响因素。
【8题详解】
读图中等降水量线分析,青海省的降水量空间分布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地区递减,东北地区和东南地区降水多,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受地形的抬升,形成的地形雨。青海的东北地区是祁连山脉,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受其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青海的东南地区靠近川滇(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可到达这里,受山脉的抬升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9题详解】
结合图可以看出温度区包括柴达木盆地,地势相对较低,年平均气温最高,和区域位于盆地的两侧,海拔更高,气温更低,但和区域之间气温不能判断高低,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考查了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低压带和盛行西风带地区降水多,高压带和信风带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暖流经过地区降水多,寒流经过地区降水少。结合青海东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我国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分析该地区水汽来自哪里。本题组同时也考察了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等。本题容易分析出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10.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据此完成问题。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几个重要地形区的基础知识,关注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从图中可知,该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地表起伏较大且有湖泊分布,因此可能为东南丘陵,D正确;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平均海拔都高于1000米,A、B错误;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多在50米以下,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地形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结合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南丘陵的地势高低就可突破解题。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1998~2010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
A. 秦皇岛
B. 天津
C. 唐山
D. 邯郸
12. 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
生长期内降水量少
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
锋面雨带停留在东北地区
A.
【答案】11.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等值线图的识读。
【11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秦皇岛的降水量大约为130mm,耗水量大约为420mm,天津的降水量105mm-110mm,耗水量为470mm-480mm,唐山的降水量为125mm,耗水量大约为450mm,邯郸降水量为105mm-110mm,耗水量为460mm-470mm,根据降水量减去耗水量,差值最大的为天津360mm-375mm,B正确;秦皇岛差值为290mm,唐山差值为325mm,邯郸差值为350mm-365mm,其余选项错误。
【12题详解】
图中可以看出,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期降水量为100毫米左右,远低于冬小麦耗水量,故降水偏少,华北地区小麦生产典型的问题之一就是春旱,因为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A正确;华北地区距海近,封面雨停留在东北地区时间为8月份左右,这段时间并不是冬小麦的生长期,BCD错误。
【点睛】本题组结合等值线考查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在于等值线的判读,以及差值范围的计算,需要引起重视。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地区位于我国
A. 西南地区
14.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答案】13.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以及读图析图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图,结合华北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分析答题。
【13题详解】
从图示气温和降水图分析,该地冬季气温低于零度,寒冷且干燥,夏季高温且多雨,所以应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D正确;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低月均温高于零度,AB错误;青藏地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也较少,且夏季温度较低,C错误。
【14题详解】
华北地区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农业的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而一年中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两者的差距最大,所以最干旱,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考查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植被、水文特征、农业等基础知识,易错点在于图是纵坐标的单位,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单位在这幅图中是厘米而不是常见的毫米,需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图中
A.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D. 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16. 东北平原
A.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B.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C. 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15. 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读图析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图的前提下,结合东北的区域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5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方,由低纬向高纬方向流且有结冰期,春季有凌汛现象,A正确;漠河纬度低于北极圈,夏至日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只是昼变长,B错误;甲地是我国最东端,夏季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但冬季由于甲地纬度位置偏高,昼短夜长,日出较晚,不是我国最早日出的地方,C错误;大兴安岭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以西河流主要为内流河,但由图中可以看出,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河流汇入黑龙江,应是外流河,所以大兴安岭不是内外流域的分水岭,D错误。
【16题详解】
东北冬冷夏热,但没有伏旱天气,A错;由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辽河向南流入渤海,松花江、嫩江自南向北汇入黑龙江,由此判定东北平原中部高,南北低,B正确;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是国营大农场式经营,机械化水平高,C错;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商品粮基地,不是商品棉基地,D错。
【点睛】本题组考查了东北地区的位置特征、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等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和农业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较难的点在于日出早晚的分析,不仅要看经度位置,还要关注纬度位置以及季节变化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易错点在于大兴安岭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而不是分水岭,需要重视。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 甲
C. 丙
18.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答案】17.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信息和题干信息判断区域位置,再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7题详解】
图中显示有冰川,河流有时令河,且有断流现象,判断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结合该地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最低,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
【18题详解】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C正确,D错误;甲地位于乙地上游,乙地引水灌溉不会对上游造成影响,A错误;乙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该地区蒸发旺盛,容易出现此生盐渍化,B错误。
【点睛】本题组考查了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带来的影响。重点在于首先要判断准确区域位置为我国西北地区,易错点在于土壤盐碱化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和蒸发这两方面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 北坡3 500米
C. 南坡3 500米
20.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 天山山脉
C. 阴山山脉
【答案】19.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我国主要山脉的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图中两条线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结合到主要山脉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分析答题。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海拔越高,降水量越多;北坡从山麓到到海拔2000米高度降水量逐渐上升,从2000米到山顶降水量逐渐下降,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0题详解】
秦岭和南岭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多,且两山脉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更多,但图中显示该山脉北坡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更多且降水总量偏少,BD错误;阴山山脉北侧为内蒙古高原,南侧为河套平原,所以阴山山脉南侧山麓海拔更低,图中显示该山脉南侧山麓海拔高于北侧,且阴山山脉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但图中显示该山脉北坡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更多,C错误;天山山脉北侧受到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北侧位于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南侧,符合题意,A正确。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A.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 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 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22. 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 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 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D. 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答案】21.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解题的关键思路在于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基础知识认真分析图的原理。
【21题详解】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使集热墙温度升高,室内四周是绝缘材料或玻璃,热量不能辐散到室外,使室内保持较高的温度,工作原理属于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D正确;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这句话单独看正确,但图中可以看出室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加热的集热墙,而集热墙加热空气隔层从而加热整个室内空气,A错误;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这句话单独看正确,但图中可以看出,室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地面与室内之间有绝缘材料,所以判断地面不能为室内供热,B错误;图中可以看出,室内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并不存在逆辐射,C错误。
【22题详解】
白墙反射率高,为尽可能多吸收太阳辐射,可采用黑色的集热墙面。A错误;图中左侧集热墙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对外辐射为长波辐射,可以加热和玻璃之间的空气,此处空气气温高,气流上升,甲为暖气流从空气隔层中流出,乙为下沉气流,丙为冷气流,从室内流进空气隔层,C正确,BD错误。
【点睛】本题组考查的知识点为大气的受热过程,难点在于图中原理的理解,需要结合到学生常见的温室大棚的原理去类比理解,关键点在于空气隔层和室内气流之间的流动方向,易错点在于图中集热墙的理解,应该理解为温室大棚中的地面,集热墙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对外辐射为长波辐射,可以加热空气隔层,从而带动整个室内的空气流动。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日最接近
A. 春分
24. 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A. 3小时
【答案】23. A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最接近夏至日,故选B。
【24题详解】
正午时间和午夜时间差是12小时,根据图示可知正午时间是11:52,午夜时间是23:52,根据材料符合暮光的是日落至午夜,太阳高度在地平线下14°,(<18°)所以计算出时间为3小时32分。排除ABD,故选C。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不同位置风向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5. 该天气系统是
A. 北半球气旋
C. 南半球气旋
26. 若该气压系统分布状况出现在高空,则北部的风向可能为
A. 东风
C. 西风
【答案】25.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天气系统和高空风向两个知识点,析图解题。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风向分布可判断出风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为反气旋,风向向左偏,为南半球,B正确;北半球气旋北部为东北风,东部为东南风,南部为西南风,西部为西北风,北半球反气旋北部为西南风,东部为西北风,南部为东北风,西部为东南风,南半球气旋北部为西北风,东部为东北风,南部为东南风,西部为西南风,其余选项错误。
【26题详解】
该气压系统风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为高压,风向向左偏为南半球;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北部风向可能为东风,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考查了近地面和高空风向和气旋反气旋的知识点,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
受力 |
风向 |
图示(北半球) |
高空中的风 |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
与等压线平行 |
|
近地面的风 |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
与等压线间成一夹角 |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7. 甲气候带的降水主要来自
A. 赤道低压带
B. 盛行西风带
C. 东南信风带
D. 副热带高压带
28. 乙气候呈狭窄条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A. 沿岸寒流流经
B. 海陆分布状况
C. 盛行西风影响
D. 山地地形阻挡
【答案】27.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侧重基础知识,解题关键在于结合南美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特征,分析南美洲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27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甲气候类型分布在南美洲大陆的西岸,30°S—40°S地区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所以该气候类型的降水来自盛行西风带,B正确,ADC错误。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乙气候类型分布在40°S—60°S南美洲大陆的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区呈南北狭长分布,主要是安第斯山脉阻挡了盛行西风带温暖湿润的气流深入大陆内部,使得西风带的影响只能局限在沿海地区,而该气候区呈狭窄条带分布不是受沿岸寒流、盛行西风带和海陆分布影响形成的,D正确,ABC错误。
读2017年12月6日14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
29. 此时,下列城市中风向为偏南风的是
A. 兰州
B. 郑州
C. 成都
D. 广州
30. 形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植被覆盖率
31. 受甲天气系统影响,贵阳比昆明
A. 气压低
B. 气温低
C. 降水少
D. 云量少
【答案】29. C
【解析】
本题组以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在于要熟练掌握等压线地图中风向的判断,以及锋面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
【29题详解】
由图中等压线可以看出,成都西侧有1015hpa等压线,东侧有1020hpa等压线,过成都画一条垂直于成都所在的等压线的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侧高压指向西侧低压,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近地面大致向右侧偏移30°到45°,最终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北部高压,南部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侧,考虑向右偏转,最终风向为东北风;郑州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侧,最终风向为偏北风;广州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侧,最终风向为东北风,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30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天气系统为准静止锋,地处云贵高原,为我国冬季多发的昆明准静止锋,形成原因主要是冬季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的阻挡,势力有所减弱,前进速度减缓,最终与盘踞在当地的暖空气形成均势,锋面长时间停留在此地而形成的,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31题详解】
由图中等压线可以看出,贵阳气压高于昆明,A错误;由准静止锋的图标可以看出,贵阳处于冷空气控制下,气温低,锋面雨区一般也位于冷空气一侧,贵阳多阴雨,云量多,而昆明处于暖空气一侧,气温高,天气晴朗,云量少,B正确,CD错误。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为东亚
32.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 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 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D.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33.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 夏季风逐年增强
C. 夏季风逐年减弱
【答案】32. D
【解析】
【32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有些年份指数为正,有些年份指数为负,说明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没有固定的周期性。选D正确。
【33题详解】
有些年份指数为正,有些年份指数为负,不能说明我国东部夏季风逐年增强或减弱,A、D错;1980
【点晴】
夏季风强,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短,我国东部季风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涝北旱灾。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左图为“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下图为福建某城市在此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4.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于左图中的
A.
35. 在下图所示天气过程中,此次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 由东南移向西北
C. 由东北移向西南
【答案】34.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到北半球气旋气流运动规律的知识点分析答题,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区域定位能力。
【34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线可以看出,位于印度洋,位于太平洋西侧靠近菲律宾群岛,位于太平洋东侧靠近中美洲,位于加勒比海,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为太平洋西侧靠近赤道海域,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35题详解】
右图可以看出,福建某城市风向变化为6时为西北风,12时为西风,18时为西南风,24时为南风,北半球气旋的气流运动规律为北部为东北风,东部为东南风,南部为西南风,西部为西北风,结合以上两点可知29日6时,风向为西北风,判断该地位于台风的西侧,29日12时,风向为西风,判断该地位于台风的西南方向,29日18时,风向为西南风,判断该地位于台风的南侧,29日24时,风向为南风,判断该地位于台风的东南,故判断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 蒸发量增加
C. 地下径流量增加
37.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减少土壤侵蚀
A.
【答案】36.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基础知识及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中关键信息,比如绿化带和渗水道路,结合到水循环的关键缓解分析答题。
【36题详解】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尤其是雨季地表径流大增,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市区容易出现热岛和雨岛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大,本题结合材料,最优选项应为D,其余选项错误。
【37题详解】
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了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同时地表径流减少,可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城市洪灾主要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以缓解城市洪灾,但也不能根本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8. 图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L1向东流,L2向东流
L1向西流,L2向西流
L1向东流,L2向西流
L1向西流,L2向东流
A.
C.
39. 假若L1、L2流向相同,那么
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北京昼长夜短
夏威夷高压强盛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
【答案】38.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洋流的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季节判断各种常见的地理现象,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广的知识面和较详细的基础知识。
【38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海域位于印度洋海域,L2为南赤道暖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假若L1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洋流流向就有两种情况,冬逆夏顺,洋流L1流向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流,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39题详解】
假若L1、L2流向相同,根据第一小题可以判断流向为向西流,根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规律夏顺冬逆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为1月初,正确;冬季北京昼短夜长,错误;夏威夷高压在夏季相比较更强盛,冬季亚洲高压强盛,错误;冬季,亚欧大陆温度低于太平洋,等温线向低纬(高温)方向弯曲,正确。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40.有人在家里正午测得两至日阳光射进屋内的角度差为 20°(如下图所示),若测量时
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67.5°W,10°S
B. 67.5°W,10°N
C. 67.5°E,20°S
D. 67.5°E,20°N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和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地球运动的相关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由题干可知,测量时当地为正午12:00,而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0:30,可以得出自然日界线(零时经线)为112.5°E,所以从112.5°E往东到180°E为新的一天,显然北京在新的一天这个范围,而测量当地由于时间为正午12:00,日期应为旧的一天,所以两地时间差12小时30分钟,根据时间差1小时,经度差15°可以判断两地经度差为187.5°,于是120°E减去187.5°等于67.5°W;
【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球运动章节里的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太阳方位,重点在于结合图示信息,根据正午太阳方位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易错点在时间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把时间差算错,需要引起重视。
4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材料二:下图为拉萨位置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和地势特征。
(2)说明拉萨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自然条件。
【答案】(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的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海拔高,夏季凉爽;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温度湿度适中。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等高线地图判断地形地势特征,结合拉萨的自然特征分析夏季避暑胜地的条件。
【详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分布可以得出该地地形地势特点。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以知道,该地的海拔基本上在4000米以上,等高线稀疏,所以地形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的宽阔河谷,西北部海拔在6000米以上,等高线稠密,所以有高山分布;根据地形地势判断西北高,东南低。(2)拉萨作为避暑城市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地势、天气、空气质量等。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夏季凉爽;位于河谷,濒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该地工业落后,大气污染轻,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
【点睛】地形地势特征是常考题型,需要总结,从地势高低分布状况,地势起伏大小,主要地形区分布,特殊的地貌特征等方面答题;而拉萨作为夏季旅游胜地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夏季该地的气温、天气、降水等方面答题,需要注意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2.下图为“2015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城市。
(2)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说明未来48小时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
(3)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扬州、长沙。
(2)AB天气系统到来之前,这里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到来时,有较大风,可能出现阴雨天气;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甲地大于乙地。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或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了锋面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判读锋面气旋的冷锋和暖锋的位置,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1)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由图示等压线及锋面气旋的分布可判断,石家庄位于冷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后,扬州位于暖锋前,长沙位于冷锋后。出现多云和阴雨天气的是长沙和扬州。(2)AB为冷锋,石家庄现处在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当冷锋到达时,伴有较大风,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冷锋过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等压线的疏密度反映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反映了风速的大小。图中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点睛】本题易错点在锋面气旋冷锋和暖锋的位置判断,无论南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形成暖锋,西部形成冷锋,北半球锋面逆时针旋转移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移动,结合到锋面的基础知识可以准确答题。
4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下。
材料二 博斯腾湖区域图(图甲)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图乙)。
图甲
(1)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出现在冬季,分析其原因。
(2)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答案】(1)原因: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反射率大,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小。
(2)夏季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知识的灵活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考虑当地的冬夏气候特征分析答题。
【详解】(1)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陆地气温较低,但冬季博斯腾湖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获得的热量少;水量最小,且冬季湖面结冰,反射率大,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小,所以冬季博斯腾湖气温也比较低,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相比较湖陆风不显著。(2)湖陆风的转换早晚取决于湖、陆的气温高低,风总是从气温低(气压高)的地区吹向气温高(气压低)的区域;夏半年,日出较冬半年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半年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半年大,湖面升温慢,导致夏半年湖陆之间比冬半年湖陆之间更早形成较大的温差,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点睛】本题组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湖陆风的形成原理,和季风的形成原理一致,都要考虑海(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水陆比热容的差异导致夏季陆地增温快,温度高,海洋增温慢,温度低;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海洋降温慢,温度高,所以在海(湖)陆之间形成了温差,温差会引起气压差,导致海(湖)陆之间不同季节大气的流动方向改变,水平方向同一平面的海(湖)陆之间大气总是由气温低(气压高)流向气温高(气压低),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标题:天津市七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09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