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时间:2019-01-05 18:0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2.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稳定入海江道

3.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

①东移   ②西移   ③潮差增大   ④潮差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如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4﹣5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

A.园地、林地建设 B.种植苹果树

C.坡地改梯田 D.上游修水库

5.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如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4﹣5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该河在1952一2009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

A.先增大后减小 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持续减小

6.如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6﹣7问题。

日期

项目

城市

10月22日

M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11时13分

47°14′

13时55分

78°28′

11时30分

56°16′

13时20分

87°30′

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

A.7° B.8° C.9° D.10°

7.如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6﹣7问题。

A.l月22日 B.2月22日 C.4月22日 D.5月22日M 日期最可能为(  )

8.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8﹣9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若②③洋流流向刚好相反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印度半岛为旱季

B.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C.①洋流所在海区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流较强盛

D.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为东北风

9.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8﹣9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7月份①洋流所在海区经常出现浓雾,有关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7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②7月份该海域中有寒流经过,降温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③7月份该海域中有暖流经过,故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④7月份该地有向岸风,垂直方向上升流较强盛,故水平方向有寒流经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0.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完成10﹣11题。

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是(  )

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河流

11.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完成10﹣11题。

下列与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类似的地貌是(  )

A.洪积扇 B.沙丘 C.三角洲 D.溶洞

12.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下列12﹣13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13.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下列12﹣13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此时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14.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如图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14﹣16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沙丁鱼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

15.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如图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14﹣16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沙丁鱼迁徙的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如图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14﹣16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此时,渔民大规模出海捕鱼最有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盛行西风 B.台风 C.地震 D.暴风雪

17.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盛产300多种鱼类,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读图回答17﹣18题。

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奇观的季节时(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A.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C.新疆牧民在天山山腰放牧

D.洛杉矶温和多雨

18.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盛产300多种鱼类,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读图回答17﹣18题。

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A.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

B.减轻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

C.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D.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

19.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如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9﹣20问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3900年 B.6500年 C.8100年 D.1万年

20.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如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9﹣20问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

A.变暖变干为主 B.变冷变干为主

C.变暖变湿为主 D.变冷变湿为主

21.2016年2月墨西哥某条河流的其中一段河水竞在一夜间突然消失,导致当地1万多居民失去水源。当地居民指出晚上曾听到巨响,没想到隔天早上村庄旁的整段河流都消失了,事后发现是因为河床出现的大裂缝造成。读图,回答21~22题。

材料中的情形最可能出现的地形区是(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A.火山地形 B.岩溶地形 C.冰川地形 D.风成地形

22.2016年2月墨西哥某条河流的其中一段河水竞在一夜间突然消失,导致当地1万多居民失去水源。当地居民指出晚上曾听到巨响,没想到隔天早上村庄旁的整段河流都消失了,事后发现是因为河床出现的大裂缝造成。读图,回答21~22题。

上述地区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地壳物质循环简图”(a~d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中的(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A.a B.b C.c D.d

23.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如图为游客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23~24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溶洞塌陷 B.板块挤压 C.火山活动 D.冰川侵蚀

24.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如图为游客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23~24题。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下列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C.“浮石”空隙来自外力侵蚀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二、综合题(共计52分)

25.(11分)如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26.(15分)阅读图文材料,同答问题。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海拔1275m。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造成其他野生生物大量死亡。环境恶化,读丰水期湖泊水域面积图(如图)和湖区气候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高气温(℃)

3

5

10

17

22

28

31

31

27

20

12

6

最低气温(℃)

﹣6

﹣5

0

5

9

13

17

16

12

7

1

﹣3

降水(mm)

30

33

52

62

46

14

6

2

4

22

40

30

(1)简述乌尔米耶湖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

(2)指出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并分析自然原因。

(3)针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中国对虾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C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一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3)简述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并说出促进渤海中国对虾发展的措施。

2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早、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自然界中的铜元素存在于多种化合物,有的化物如硫酸铜等可溶于水。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如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解析】

(1)描述的纳米比亚的地理位置。

(2)指出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请说明理由。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

1.【分析】在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河道越宽,流速越慢,侵蚀和搬运作用越不明显,沉积作用明显;河道越窄,流速越快,侵蚀和搬运作用越明显,沉积作用弱。

【解答】解:钱塘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河流为丰水期,径流量大,所以以河流作用明显,排除C、D选项;西侧为凹岸,东侧为凸岸,在西侧侵蚀,在东岸堆积,由于江道缩窄前河道宽阔,水流速度慢,河流以沉积作用明显,所以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排除B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该题的关键是夏季河流的径流量大,采取排除法,掌握河水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2.【分析】读材料可知: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缩窄河道为了减少河道的摆动,根据以上信息解决问题。

【解答】解:A、由于江道缩窄,海水受狭窄河道的影响,波涛激荡,势力更强,所以其入侵程度会有所增强,故不符合题意;

B、虽然缩窄后河道受限,陆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虽然该河流受地形等条件限制,航行较少,但很明显河流并不是南北航向,而应该是东西航向,对南北岸间的航运联系而言,虽然可以缩短距离,但这并不是缩窄主要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河道没有缩窄前,河流的“主河道摆动频繁”,所以缩窄河道是为了减少主河道的摆动、稳定入海江道,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材料和图为背景,考查了缩窄江道的目的,要求学生读材料、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3.【分析】最佳观潮点,应该在潮差大的地方,一般海水入江后受地形变窄的限制,易形成更大的海潮,也就是说潮差增大。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解: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河道缩窄后,由宽到窄的喇叭口明显东移,所以当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东移且潮差增大。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材料和图为背景,考查了最佳观潮点的位置,要求学生读材料获取信息,并读图、析图解决问题。

4.【分析】图中横坐标为累积径流量,纵坐标为累积输沙量;累积曲线坡度变化越大,则说明影响越大,该题要求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所以要看纵坐标的变化,曲线变化越大,说明影响越大。

【解答】解:读纵坐标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比例关系折线斜度明显减小,且减少角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减少的斜度。结合选项可知,坡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读懂该图曲线的变化的意义和影响。

5.【分析】图中横坐标为累积径流量数值,纵坐标为累积输沙量的数值,题干中要求输沙量,所以要看纵坐标的变化;斜率变化越大,效果越明显。

【解答】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河流年输沙量,且读图可知,1952﹣2009年该河累积输沙量增长趋势逐渐变缓,说明年输沙量持续减少。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斜率的变化很容易得出结论。

6.【分析】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

【解答】解:由题,根据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纬度之差,可计算出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10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为47°14′,乙地为56°16′,可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9°,故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9°,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7.【分析】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中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从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其中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

【解答】解:由题,10月22日,甲地昼短夜长,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M日期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排除A、B两项;4月22日距离春分日刚过一个月,白昼时间不会是13小时55分,5月22日更加合适,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8.【分析】北印度洋由于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

【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为北印度洋海域,③为南赤道暖流是自西向东流,若与②方向相反,②洋流为顺时针流,为北半球夏季,①洋流是补偿流,寒流上升流较强盛,C正确;印度半岛为雨季,A错;受西南季风影响,马六甲海峡海水由西北向东南流,B错; 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为西南季风,D错,选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区域洋流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9.【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解答】解:由题可知,7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7月北半球夏季,①洋流夏季是寒流,减温减湿,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使水汽凝结形成雾。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区域洋流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0.【分析】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鹅卵石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是河流。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题干的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内容很容易解答。

11.【分析】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时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

【解答】解:由题可知,沙丘是由于风力沉积而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成因为风力沉积,B符合;A项洪积扇是受流水沉积而形成的;C项三角洲是由于流水堆积而形成的;D项溶洞是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黄土高原形成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地质构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2.【分析】根据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北凸起,判断此时为7月份,为南半球最冷的月份,图中地区位于南半球,北极地区有极昼,晨昏线为昏线。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A、甲点位于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而且位于昏线附近,应为黄昏时刻,应在当地时间18时以前,故符合题意;

B、洋流L向南流,为暖流,故不符合题意;

C、甲地受东南信风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D、甲地位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等温线图为背景,考查了地方时、洋流、植被类型、风等知识,要求学生读图、析图并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3.【分析】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

【解答】解:由题中图,根据材料,a为最冷月等温线,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冬季海洋等温线凸向高纬,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北半球为夏季,在夏半年时日出在6点前,日落在18点后,所以D对A错;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是过了夏至后的出现的现象,B错,新加坡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C错。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晨昏线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4.【分析】读材料: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且读图可知:该地位于30°S﹣40°S之间,冬季西风漂流势力增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沙丁鱼向产卵地迁徙时为“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读图该地位于30°S﹣40°S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西风漂流势力较弱,冬季时受西风带影响,西风漂流势力增强,故南半球冬季时为沙丁鱼迁徙季节。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沙丁鱼迁徙的时间,要求学生读图、读材料获取信息并分析解决问题。

15.【分析】读材料可知: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因此在冬季时顺洋流迁徙到水温较为暖和的低纬度去产卵,根据图中洋流方向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解:由沙丁鱼的生长习性“喜欢14~20℃的水温”,冬季时西风漂流增强,温度下降,故沙丁鱼应顺洋流迁徙到水温较为暖和的低纬度去产卵,①冬季盛行西北风,不利于沙丁鱼迁徙;②为西风漂流,冬季势力增强,水温偏低;④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材料可知,沙丁鱼迁移前处于南部沿海地区。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沙丁鱼迁徙路线,要求学生读图、读材料分纤箱解决问题。

16.【分析】读材料可知: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且读图可知,该地位于30°S﹣40°S之间,因此渔民在冬季捕鱼。

【解答】解:A、由材料可知沙丁鱼向产卵地迁徙时为“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读图该地位于30°S﹣40°S之间,可知渔民捕鱼的季节为冬季,该地盛行西风,故正确;

B、台风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该处没有台风分布,故不符合题意;

C、该地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较少,故不符合题意;

D、该地为亚热带气候,冬季最冷月气温大于0℃,无暴风雪,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为背景,要求学生读图、读材料,并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7.【分析】湖泊对流域水文现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湖泊是流域内多种水体的补给水源,如位于河流上游的湖泊为河流提供水源。二是对多种水体具有调节作用,对河流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在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进入湖泊,从而起到消减洪峰的作用;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水进入河流,可以有效地补充河流水。从而起到削丰补枯的作用。

【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洞里萨湖地区,地势平坦,湖泊与河流相连;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时,河流水倒流入湖泊,形成“河水倒流”奇观,此时新疆牧民在天山山腰放牧,C正确;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黄河下游出现凌汛、洛杉矶温和多雨都是在冬季。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8.【分析】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降低洪峰;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提高河流水位。

 

【解答】解:由题,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说明湄公河水位上涨,一部分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因而增加洞里萨河的含沙量,导致河床淤积严重,增加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洪涝危险,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河水倒流”奇观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陆地水体的类型及相互补给。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水位最低,则湖水的含盐量最高。

【解答】解:由题可知:该湖泊盐度最高的时候是湖泊水位最低的时候,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是在8100年,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陆地水体的类型及相互补给。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0.【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解答】解: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近2000年以来,青海湖湖水含盐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地区的气候呈现变干,变暖的趋势。

故选:A。

【点评】本题以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1.【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解答】解:由题中材料“隔天早上村庄旁的整段河流都消失了,事后发现是因为河床出现的大裂缝造成”可知,该处地形可能是岩溶地形,多地下暗河和溶洞,地表易塌陷。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三类岩石转化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22.【分析】沉积岩,三大岩类的一种,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的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解答】解:由题中材料可知,该地区属于岩溶地貌,岩石是沉积岩,结合题中图可知c岩石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三类岩石转化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23.【分析】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被16座山峰环绕,仅在天豁峰和龙门峰间有一狭道池水溢出,飞泻成长白瀑布,是松花江的正源。

【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岩石具有气孔状,为岩浆岩,是岩浆喷发会冷凝形成的,故为长白山天池为火山活动后,形成的火山湖。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游客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地质构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24.【分析】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解答】解:由题,图为游客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多气孔构造,为喷出型岩浆岩,“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游客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二、综合题(共计52分)

25.【分析】(1)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分别位于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

(2)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

(3)河流的水文特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③结冰期:有无、长短;④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⑤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4)以冰川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量用水有关。

【解答】解:(1)读图可知:甲、丙分别位于3月和8月,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甲为春季积雪融水,丙是夏季冰川融水。

(2)读图可知,河流在乙时段流量较小,该时段为4、5月份,气温回升,蒸发量增大;积雪融水不断减少;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3)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

(4)河流断流的原因:人类用水过度;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

故答案为:

(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点评】本题以“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断流原因等知识,要求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26.【分析】(1)湖泊的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冰雪融雪补给、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补给等。

(2)读材料可知: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所以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湖水盐度最大。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解决问题。

 

(3)湖泊面积缩小的措施是根据原因来分析提出: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采用滴灌、喷灌的灌溉技术;人工降水;跨流域调水等。

 

【解答】解:(1)由图中河流及当地气候分析,乌尔米耶湖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有河流补给;秋末到夏初降水相对较多,有大气降水补给;但冬季气温低于0度,有降雪发生,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因为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所以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湖水盐度最大。根据当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强烈,湖水持续减少,到秋季10月雨季到来之前,盐度最高达到极值,导致红色藻类暴发,湖水变成血红色。

(3)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主要是当地生产生活过度截留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所致。所以可以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等应对措施。

故答案为:

(1)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补给。

(2)秋季。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强烈,秋季雨季没有到来,湖水持续减少,达到极值,盐度最高导致红色藻类暴发,湖水变成血红色。

(3)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

【点评】本题通过伊朗西北部乌尔米耶湖的位置、地形、当地气候、生态及湖泊周围的农业分布,考查湖泊的补给、保护及合理利用等知识的运用总结能力。

27.【分析】(1)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饵料丰富,而且光照条件好,水温适宜。

(2)首先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然后从水温等方面回答原因。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解答】解:(1)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可以从热量、光照、地形、生物等方面回答。

(2)因为秋季黄河三角洲沿海温度低,导致水温低,并且受东北风的影响,鱼类会向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的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

(3)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可以从市场需求,污染等方面回答;防治措施可以从合理捕捞、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

(l)河流人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柄息与自身保护。

(2)迁移季节:秋冬季节。

  原因:渤海比黄海纬度高,秋冬季节,海水温度降低;黄海纬度低,深海受气温影响小,水温较高;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

(3)减少的原因:对虾消费量增加,市场需求量增大;过渡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沿海石油等开发,工业、农业发展,对海水污染加剧等。

措施: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建立高效生态保护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海洋开发的相关知识。

28.【分析】(1)描述地理位置特征从自然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位置分析。

(2)抓材料中的关键: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

(3)纳米比亚经济落后,本国市场狭小。

(4)赞同或不赞同均可,但需要说明理由。

【解答】解:(1)自然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所处的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和热量带,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还是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海岸线长短等。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区的某某方位等。

人文地理位置,相邻位置:与某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某边疆),或相邻的某些特殊地点(如民族);经济位置:所处(相邻)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枢纽);政治位置:为某某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处于某某地位。

(2)仔细阅读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曲线图可知,距地表越近,P地地下含铜量越高,所以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大。由右图可知,P地地下50米左右有岩浆活动形成的原生铜矿区,原生铜矿与地下水接触,导致部分铜矿溶解于水中;根据题中左图结合材料可知,纳米比亚地处非洲大陆西岸,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地表蒸发旺盛,在毛细作用下,含铜溶液到达地表附近,溶液中的水蒸发后,铜在地表附近不断结晶、富集,所以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大。

(3)由图可知,纳米比亚铜矿资源丰富,由于该国经济较为落后,国内市场狭小、消耗少;而国际市场对铜矿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由材料可知,M港是深水良港,便于大型船只停泊;图中显示铜矿产地有铁路与港口相连,交通便利,所以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

(4)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纳米比亚铜矿资源丰富,修建炼铜厂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导向型产业,而图中显示该国铀矿丰富,可建核电站,为铜厂提供充足的电能,所以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

建设铜厂需要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人才等,纳米比亚经济落后,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而且该国常规能源缺乏,缺少炼铜所需的电能;该国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修建炼铜厂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不赞同纳米比亚建炼铜厂。

故答案为:

(1)位于15°N﹣30°N,低纬度;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位于非洲南部,西临大西洋。

(2)特点:地表附近含铜量大(高)。

形成过程:岩浆活动形成原生铜矿;原生铜矿与地下水接触,导致部分铜矿溶解于水中,纳米比亚气候干旱,地表蒸发旺盛,在毛细作用下,含铜溶液到达地表附近;溶液中的水蒸发后,铜在地表附近不断(结晶)富集。

(3)铜矿丰富,但经济落后,国内市场狭小(国内消耗少);国际市场广阔;M港是深水良港,便于大型船只停泊;铜矿产地有铁路与港口相连,交通便利。

(4)赞同。理由: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铀矿丰富,可建核电站提供电能。

不赞同。理由:经济落后,缺少资金;缺少人才和技术;常规能源缺乏,缺少炼铜所需的电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能源开发的相关知识。


  本文标题: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029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029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