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空中飞行的飞机 B. 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 C. 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二号” D. 地月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天体是在宇宙空间运行的各种物质的总称。空中飞行的飞机、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是地球一部分。
【详解】天体是在宇宙空间运行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属于天体的是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二号”,C对。空中飞行的飞机,位于大气层内,是地球一部分,A错。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是地球一部分,B错。地月系是天体系统,不是天体,D错。
2017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 红矮星“TRAPPIST-1”属于
A. 卫星
C. 恒星
3. 红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
A. ②—太阳系
C. ③—河外星系
4. 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
A. 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C.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2. C
【解析】
【2题详解】
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行星绕着恒星公转,红矮星“TRAPPIST-1”属于恒星,C对,B错。卫星绕着行星公转,A错。星云与恒星都是基本天体,是看上去模糊一片的云状物质,没有行星绕转,D错。
【3题详解】
红矮星“TRAPPIST-1”是恒星,不属于太阳系,A错。距地球40光年,银河系半径约4万光年,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③—银河系,B对。图中没有河外星系,C错。④是总星系,不是该红矮星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D错。
【4题详解】
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根据天文观测,该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D对。人类目前探测器不能到达太阳系之外,不能判断该行星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能形成大气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A、B、C错。
当火星在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的状态,而且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火星之间时,就是“火星冲日”现象。当火星在近日点发生冲日时,称之为“大冲”,这时最适宜观测。2018年7月27日,月全食与“火星大冲”在同一晚发生,是百年难遇的天文盛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 能够正确反映“火星冲日”及日全食发生时日、地、火、月四个天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6. 有关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类地行星
C. 卫星数量较多
【答案】5. D
【解析】
【5题详解】
发生冲日现象的只有地球轨道外的行星,此时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冲日行星之间。日全食发生时,三者位于同一直线,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图C火星位于地球轨道内,C错。能够正确反映“火星冲日”及日全食发生时日、地、火、月四个天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图D,D对。图A不在一条直线上,A错。图B没有日全食,B错。
【6题详解】
火星属于类地行星,A正确。火星比地球的质量体积小,B错误。地球上有许多人造卫星,卫星数量较少,C错误。“火星冲日”时,与地球距离最近,D错误。
【点睛】发生冲日现象的只有地球轨道外的行星,此时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冲日行星之间。日全食发生时,三者位于同一直线,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地球上有许多人造卫星,卫星数量较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5年9月28日发布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这一发现意味着火星探测研究又向前推进一大步,无论是对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还是对未来的载人登陆火星计划,都将产生影响。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7. 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 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
C. 大气无保温作用
8. 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地外生命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很相似,其主要表现在
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②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A. ①②③
【答案】7. A
【解析】
【7题详解】
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A对。火星大气比地球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B错。火星大气有保温作用,但是较弱,C错。火星昼夜更替周期长,不是气温低的主要原因,D错。
【8题详解】
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地外生命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很相似,其主要表现在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②对。火星的大气层密度小,很薄,①错。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③对。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但火星公转周期长,四季的长度大,④错。B对,A、C、D错。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9. 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①纬度低
A. ①②
10.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11.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B. 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D. 上海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12. 兰州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原因不包括
A. 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太阳辐射强度大
B. 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空气密度比广州小,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C. 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薄,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D. 兰州深居内陆,广州临海,兰州的云量、雨日比广州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答案】9. C
【解析】
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共同特点有海拔较高,云量少,晴天多。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小,太阳辐射强度小。
【9题详解】
根据图例,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共同特点有海拔较高,②对。云量少,晴天多,③对。内蒙古高原地区的纬度较高,①错。图示地区上空臭氧没有明显差异,④错。C对,A、B、D错。
【10题详解】
太阳能电站应分布在太阳辐射能丰富地区,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A对。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属于半湿润区,东南丘陵属于湿润区,太阳辐射能较少,B、C、D错。
【11题详解】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上海经济发达,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D对。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分散,A错。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拉萨,B错。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能源蕴藏量少,能源短缺,C错。
【12题详解】
兰州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原因不包括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小,太阳辐射强度小,A不包括。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空气密度比广州小,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B包括。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薄,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C包括。兰州深居内陆,广州临海,兰州的云量、雨日比广州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D包括。
2014年1月7日,地球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甚至超过超强台风。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这次到达地球的太阳风暴来自图中的
A. A处
C. C处
14.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暴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 卫星导航失效
C. 生活耗能降低
15. 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
A. 英国、墨西哥
C. 意大利、西班牙
【答案】13. C
【解析】
【13题详解】
太阳风是日冕层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这次到达地球的太阳风暴来自图中的C处,日冕层,C对。A处是光球层,主要活动是黑子,A错。B处是色球层,主要活动类型是耀斑,B错,D错。
【14题详解】
此次剧烈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产生的太阳风暴吹袭地球,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向地球,可能引起地球磁场的扰动,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卫星导航失效,A对。太阳风暴不能用来发电,B错。不能直接影响生活耗能,C错。太阳活动不影响昼夜更替周期,D错。
【15题详解】
极光主要发生在两极的高纬地区,主要是极圈内地区。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挪威、芬兰,有北极圈穿过,B对。英国、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纬度较低,不在极圈内,A、C、D错。
目前人类关于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在
A. 莫霍界面
17. 根据图示信息,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莫霍界面的划分依据是波速明显增加
B. 古登堡界面的不连续性最明显
C. 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 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外核物资呈液态
18. 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都会感到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C. 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答案】16. B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图示地震波曲线,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在地幔底部,在古登堡界面速度迅速降低,横波消失,B对,C错。经过莫霍界面地震波速度加快,不是最大值,A错。内核横波不能到达,D错。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莫霍界面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通过时,波速明显增加,A恰当。古登堡界面的不连续性最明显,横波在此消失,B恰当。纵波和横波波速在经过莫霍面时,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波速减小,C不恰当。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外核物资呈液态,D错误。
【18题详解】
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会感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只能感到上下颠簸,没有左右摇摆,B对。A、C、D错。
【点睛】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在地幔底部,在古登堡界面速度迅速降低,横波消失。莫霍界面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通过时,波速明显增加。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只能感到上下颠簸,没有左右摇摆。
读“黄果树瀑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图示景观所呈现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A. 2个
20. 该景观的主体部分,其形成的能量来源是
A. 太阳辐射能
C. 水能
21.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的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19.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瀑布景观中,瀑布代表有水圈。植物代表有生物圈。地球上有大气,表示大气圈。瀑布从陡崖上落下,陡崖代表有岩石圈。所呈现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4个,C对。A、B、D错。
【20题详解】
该景观的主体部分是瀑布,其形成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是太阳辐射能使水汽蒸发、输送到地势高处,形成降水,为瀑布形成提供条件,A对。重力能不能使水流到达高处,B错。水能、生物能的能量来源也是太阳辐射能,C、D错。
【21题详解】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对,C错。图中各圈层中,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A错。图中各圈层的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水流向低处流动,能量来自重力能,D错。
家住武汉的玲玲利用“十一”假期乘高铁去杭州并游览了西湖。期间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铁路分布图,③杭州市交通图,④西湖风景名胜区导游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2. 对玲玲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A. 中国地形图
C. 杭州市交通图
23. 如果上述四幅地图图幅大小一样,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中国地形图
C. 杭州市交通图
2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市区西面,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城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如果有一幅西湖风景区导游图(60X48cm2),则该图的比例尺最可能是
A. 1:50000
【答案】22. A
【解析】
中国地形图比例尺太小,对实际出行无明显帮助。图幅大小一样,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其中范围最小的是景区导游区,比例尺最大的是西湖风景名胜区导游图。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不是面积比值。
【22题详解】
期间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铁路分布图,③杭州市交通图,④西湖风景名胜区导游图。对玲玲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中国地形图,比例尺太小,A对。中国铁路分布图,可以查找出行线路,B有帮助。杭州市交通图,利于查寻市内交通线,C有帮助。西湖风景名胜区导游图,方便景区旅游,D有帮助。
【23题详解】
如果上述四幅地图图幅大小一样,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其中范围最小的是景区导游区,比例尺最大的是西湖风景名胜区导游图,D对。中国地形图比例尺最小,A错。中国铁路分布图、杭州市交通图
【24题详解】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市区西面,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城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如果有一幅西湖风景区导游图(60X48cm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该导游图短边48厘米,表示实际范围连长平均7千米,则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约1460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最可能是1:15000,C对。A、B、D错。
下左图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右图为地球星瓣图,左图中心即右图中a为“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25~28题。
25. 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右图中的
A. b点
26.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27. 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 经度0°向西至20°W
C. 90°W向东至90°E
28. 依据图,我校位于
①a点的东南方向
A. ①③
【答案】25. B
【解析】
【25题详解】
a为“陆半球”的极点,坐标是(38°N,0°)。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坐标是(38°S,180°),0°与180°是两条相对的经线,应是右图中的c点,B对。b点、d点、e点所在经线与0°经线不是对称的经线,A、C、D错。
【26题详解】
结合上题,“水半球”的极点坐标是(38°S,180°),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该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对。A、B、C错。
【27题详解】
“陆半球”的极点坐标是(38°N,0°),赤道上位于“陆半球”的经度范围是以0°经线为中心,左右各跨90°,即从90°W向东至90°E。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从20°W向西到160°E,符合题目条件的范围是20°W向东至90°W,B对。A、C、D错。
【28题详解】
我校是沙市中学,位于湖北省,纬度约30°N,经度约115°E,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①对。b点坐标约54°W,40°S,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②错。d点坐标约5°W,50°S,位于 d点的东北方向,③对。e 点经度约72°E,30°S,位于e点的东北方向,④错。A对,B、C、D错。
读某小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关于图中河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自河源到A点大致向南流
C. AB段自西南向东北流
30. 河流自源头到海拔600米处的距离约为
A. 1650米
【答案】29. C
【解析】
【29题详解】
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图中河流流向 AB段自西南向东北流,C正确,B错误。自河源到A点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A错误。B以下河段流向东流,D错。
【30题详解】
结合图示比例尺,河流自源头到海拔600米处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米,实际距离约为2000米,最接近2100米,C对。A、B、D错。
【点睛】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图中河流流向 AB段自西南向东北流。河流自源头到海拔600米处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结合图示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米。计算实际距离,选择最接近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
3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示意地球位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公转轨道距离地球更近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它们都属于_________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已有多个探测器(车)登陆。2018年9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失联3个多月的“机遇号”探测车重新建立了联系,“机遇号”探测车登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2018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天津大学星”,这颗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中的一员。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轨道之间。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1)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图中示意地球位置的是C,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公转轨道距离地球更近的是金星,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已有多个探测器(车)登陆。2018年9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失联3个多月的“机遇号”探测车重新建立了联系,“机遇号”探测车登陆的是火星,字母是D。
(2)2018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天津大学星”,这颗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中的一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活动高峰年时太阳活动强烈,强烈的太阳活动增强电磁波辐射,喷射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形成太阳风暴,对地球产生很大影响。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1)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在太阳表面形成
(2)分别说明图中A、B、C三个区域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据此你还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3)当太阳活动高峰年时,你认为哪些部门届时应该做好防范工作?请列举三个。
【答案】(1)黑子
(2)A区域(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呈正相关,B区域呈负相关,C区域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可以得出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3)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象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等。
【解析】
【分析】
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在太阳表面形成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具有相关性,有的地方呈正相关,有的地方呈负相关。有的区域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
【详解】(1)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在太阳表面形成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二者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 图中A、B、C三个区域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具有相关性,A区域黑子相对数多,降水量大,与降水量之间呈正相关。B区域黑子相对数多,降水量小,呈负相关。C区域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3)当太阳活动高峰年时,黑子活动影响气候,气象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应做好防范工作。耀斑活动会引起磁暴现象,导致无线电短波信号中断,通信部门、航天部门应做好防范工作。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第二,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第三,它在不断地变化着。
(1)依据图甲,列举一例说明地球表层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能量联系。
(2)依据图乙,指出地球表层在某一方面是不均一的,以说明地域分异的存在。
(3)依据图丙,列举一例说明地球表层处于不断地变化中。
(4)地球表层的特点说明,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这些圈层之间
【答案】(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的水的运动(大气运动或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地形海拔高度(高低起伏)不同(或海洋和陆地的分异)
(3)对流层大气的对流运动(大气运动引起天气、气候变化)
(4)相互联系
【解析】
【详解】(1) 图甲表示地球外部圏层,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图中的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的水的运动、大气运动、生命活动等的主要动力。体现了地球表层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能量联系。
(2)图乙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其中地球表层的地壳厚度是不均一的,有海洋和陆地的分异。在陆地上,地表高低起伏不同,地形海拔高度不同,地壳厚度也有差异。
(3) 图丙表示大气垂直分层,地球表层的大气圈,大气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如对流层大气的对流运动为主,大气运动引起地球表层各地区天气、气候变化。
(4)地球表层的特点说明,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点睛】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的水的运动、大气运动、生命活动等的主要动力。地球表层的地壳厚度是不均一的,有海洋和陆地的分异。地球表层的大气圈,大气处于不断地变化中。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本文标题: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986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