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8-11-29 07:3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下面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方位的基本判断。根据第一幅图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其中心极点为北极点图示A点较B点离北极点更近,故判断A点在B点的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从B看A点与自转方向相反,为向西,故判断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根据第二幅图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其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图示A点较B点离南极点更远,故判断A点在B点的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从B点看A点与自转方向相反,为向西,故判断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第三幅图中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以B点为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第四幅图中,中心极点为北极点,故A点较B离北极点更近,故判断A点在B点的北面;东西方向上看,自转方向呈逆时针,而从B点看A点与自转方向相同,为向东,故判断A点在B点东北。故选B

人们通常以经度0°,北纬38°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下图:P点为“陆半球” 的极点所在经线,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2.“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 (38°N,0°)    B. (38°S,0°)

C. (38°N,180°)    D. (38°S,180°)

3.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 经度0°向西至20°W    B. 20°W向西至90°W

C. 90°W向东至90°E    D. 20°W向东至90°E

 

【答案】

2.D

3.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水半球的极点与陆半球的极点关于地心对称,陆半球的极点是(38°N,0°),水半球的极点是(38°S,180°),D正确。

3.赤道上陆半球的经度范围是经度90°W-20°W-0°-9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90°W-20°W向西至,因此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20°W向西至90°W,B正确。

【考点定位】地球经纬度

【方法总结】经纬网对称点的类型:关于赤道对称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关于地轴对称,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关于地心对称(也叫对跖点),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4.关于四个村庄所处地形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A. 王村地处山谷    B. 张村地处山脊

C. 余村地处山谷    D. 李村地处山顶

5.王村与大王山实际水平距离为(  )

A. 3km    B. 8km    C. 80km    D. 10km

 

【答案】

4.C

5.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图综合分析。

4.王村和张村位于山坡上,余村位于山谷,李村位于鞍部。

5.王村与大王山图上距离相隔约4 cm,则实际距离为8 km。

6.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A. 低纬地区    B. 中纬地区    C. 北极附近    D. 南极附近

【答案】A

【解析】

【详解】

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图中北极星角度小于30°,可知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度地区,A正确。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7.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7.A

8.B

【解析】

7.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据图可知,③火星④为木星。其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为木星和土星。故选B。

8.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依次为土星、木星、火星、地球。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③。故选C。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9.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10.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最可能具有(  )

A. 肥沃的土壤    B. 平坦的表面

C. 适宜的气度    D. 厚厚的大气

 

【答案】

9.B

10.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9.读材料可知,“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属于恒星系,中心天体为恒星,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故选B。

10.根据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可知,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适宜的温度和太阳光照、适宜呼吸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故选C。

考点:天体系统 ,生命物质存在条件。

11.2015年5月初,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距离地球131亿光年的星系——EGS­zs8­1,这可能是迄今宇宙中测量距离上最遥远的星系,该星系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地球所在的地月系、太阳系,都属于银河系,它是一个由2000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组成的盘状恒星系统,它的直径约为100000多光年,中心的厚度约为6000多光年;而EGS-zs8-1星系距地球131亿光年,所以该星系位于河外星系,故该题选D。

12.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A. 太阳能路灯    B. 燃煤锅炉    C. 行驶中的汽车    D. 地热发电

【答案】D

【解析】

人类所利用的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有图A太阳能路灯,A是。图B燃烧的锅炉中煤是转化的太阳能,B是。图C行驶中的汽车燃油是转化的太阳能,C是。图D中地热发电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不是太阳辐射能,D不是。

1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AB错。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的,C对、D错。故选C。

14.下列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的更替    B. 昼夜长短变化    C. 太阳东升西落    D. 河岸对称分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故AB错误;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故C正确;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岸两侧应呈不对称状态,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15.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16.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东北航向是①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

 

【答案】

15.B

16.B

【解析】

15.在经纬网图中。所跨的经纬度数相同,所在纬度越低,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故该题选B。

16.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级稍扁的椭球体,所以,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略短,A错误;①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20°W与40°W之间,所以③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B正确;③区域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C错误;①区域到③区域的最短走法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错误。故答案选B项。

【点睛】

经纬网的应用
1、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对称点”

(1)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图A(40°N,20°W)与B(40°S,20°W)。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A(40°N,20°W)与D(40°S,160°E)。
3.定“方向”
⑴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⑵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①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4.定“距离”

⑴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⑵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5.定“最短航向”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常见的大圆如下图所示: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⑴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下图中AB长即为AB两点间的最短距离,A在B的正南方。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⑵若两点的经度差为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距离经过极点。如上图中从B到C的最短航线经过北极点,从B到N是向正北方,从N到C是向正南方。
⑶出发地与目的地不在同一经线圈上,过两点的大圆不是与经线圈重合,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这个大圆的劣弧段长,分析方向变化要看劣弧的走向。如上图中EF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EPF的长,从E到P是向西北方向,从P到F是向西南方向。
6.定“范围”
⑴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⑵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⑶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飞机飞行航线(  )

A. 一直不变    B.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 先向北后向南

18.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

A. 8小时    B. 12小时    C. 16小时    D. 20小时

 

【答案】

17.D

18.B

【解析】

17.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是过这两点的地球大圆上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长,因为甲、乙两点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因此过这两点的大圆在一个经线圈上,又因为这两点均在北半球,所以过经线圈被它们分得的劣弧要经过北极点。因此最近的走法是先朝北再朝南。故选B。

18.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是过这两点的地球大圆上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长,因为甲、乙两点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因此过这两点的大圆在一个经线圈上,又因为这两点均在北半球,所以过经线圈被它们分得的劣弧要经过北极点。因此最近的走法是先朝北再朝南。故选B。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为观光索道线,索道运行速度保持恒定。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19.图中清水溪流向是

A. 西南向东北    B. 东北向西南    C. 西北向东南    D. 东南向西北

20.该景区图示地区内可以游览的景色有

A. 激流飞瀑    B. 雪山连绵    C. 湖光山色    D. 古镇街巷

21.据图分析和计算,关于索道 MP 和 PQ 段的下列结论可能正确的是

A. PQ 段索道下方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B. PQ 段索道容易遭受山洪摧毁

C. MP 段索道下方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D. PQ 段索道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答案】

19.D

20.C

21.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学生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注意图中的指向标和索道长度的比较。

19.水往低处流,首先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标出清水溪流向,然后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图中清水溪流向是东南向西北,选择D。

20.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河流没有激流飞瀑,也就无法游览急流飞瀑,A错误;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可以判断湖泊的南侧为山地,不利于游览湖畔午阳,B错误;图中显示有山和湖泊,可以游览湖光山色,C对;此地缺乏古镇街巷,没有对应的旅游资源,D错误。

21.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可知,P为洼地,Q 为凸丘,MP 段小于150,PQ大于200,PQ地势起伏相对较大,A错误;索道在空中,不容易遭受山洪摧毁,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MP 段和PQ 段水平距离差不多,但是PQ地势起伏相对较大,索道长度较长,索道运行速度保持恒定,PQ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D对。

图a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b为此图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2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 600    B. 500    C. 400    D. 300

23.图中乙地位于王村的(   )

A. 东北方向    B. 正东方向    C. 正西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

22.C

23.C

【解析】

22.由图可知,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经过了一个低谷(P处海拔低于400m),所以,判断P处等高线应该是400m(小于小值),故该题选C。

23.由于剖面图中的指向标显示,从甲地到乙地是向南,所以,乙地位于王村的正西方向。选该题选C。

【点睛】

等值线“大于大值,小于小值”问题的判断规律。

在两条相邻等值线间有一闭合等值线,如果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大值相等,那么闭合等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大值还要大。其取值范围是闭合等值线的数值——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相邻线差值;反之,如果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小值相等,那么闭合等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小值还要小。其取值范围是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相邻线差值——闭合等值线的数值。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下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24.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5.右图中丙、丁两处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A. 39米    B. 59米    C. 69米    D. 79米

 

【答案】

24.D

25.D

【解析】

24.黄地塬即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平坦黄土高地。由左图可知地坑院应选址于黄土塬面上。在右图中,丁所处位置等高线稀疏,为黄土塬面,故D正确。

25.由图中数据可知,丁地海拔介于700—720米之间,丙地应介于640—66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为40—80米,本题要求最大相对高度,故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C答案,注意题干要求“相对高度最大”。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26.关于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保持一致

B. 分布呈由低纬向高纬均匀递减的规律

C. 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D. 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不到北极地区的2倍

27.关于我国年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太阳辐射较强    B. 江南丘陵因多山地形,太阳辐射较弱

C. 西藏比云南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强    D. 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答案】

26.C

27.A

【解析】

【分析】

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受纬度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并不是均匀递减。晴天多、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阴天多,云雾多,太阳辐射较弱。

26.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受纬度因素影响,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不一致,A错误,C正确。读图可以看到,分布呈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但并不是均匀递减,B错误。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是北极地区的2倍多,D错误。

27.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云量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差,太阳辐射较强,A正确。江南丘陵因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B错误。西藏比云南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C错误。四川盆地因地形闭塞,多云雾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错误。

28.北京时间2018年7月5日20时,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据此完成下题。

耀斑是

①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②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④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为黑子,故①错误;耀斑是色球上突然增亮的斑块,故②正确;耀斑和黑子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故③正确;耀斑是太阳释放能量的激烈表现,故④错误,所以该题选B。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

A. 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B. 出现日食

C.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D. 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30.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

A. 加拿大

B. 泰国

C. 意大利

D. 巴西

 

【答案】

29.A

30.A

【解析】

29.“太阳发脾气”即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发生时会扰乱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影响手机用户通信,故A正确;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的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故B错误;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故C错误;地球高层大气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是因为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30.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发脾气”为太阳活动。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极光现象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泰国、意大利、巴西位于中、低纬度,没有极光现象,故BCD错误;加拿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可见极光现象,故A正确。

【点睛】

太阳活动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对气候的影响,它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二是对地球上大气层中电离层的影响,从而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

三是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四是在南北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1.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1)写出图中E点地理坐标是           F点的地理坐标是  

(2)将甲图中的A、D两点转绘到乙图相应位置处。

(3)B点位于M点的   方向。

(4)一架飞机沿球面最短距离从C点飞到F点,其飞行方向为____,飞行距离为____ 

(5)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此时C点正经历            (日出、日落)。

【答案】(1)(23°26´S   90°E) (0º  120°E )

(2)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3)西北

(4)正东  6660KM

(5)日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太阳光照图为载体考查经纬网判断方向、最短航线、以及晨昏线的判定。

【详解】

(1)读图可知,E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经度在150°E以西60°,为90°E。F处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最外圈为赤道,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以判断F在东经120度上。

(2)读图可知,A位于北回归线与0度经线的交点上,D点位于北极圈与东经120度交点上。

(3)读图可知,B点位于北纬60°,东经30°,而M位于北纬30°,东经30°以东,所以B位于M西北方向。

(4)读图可知,CF均位于赤道上,过两点大圆为赤道,两点间最短距离即为正东正西方向,读图可知,C位于东经60°,F位于东经120°,自C向F点飞行即为向正东方向,赤道每隔经度1度,相距111千米,故飞行距离为6660千米。

(5)根据材料阴影部分为黑夜,则图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C点在晨线上,正处于日出时刻。

【点睛】

经纬网上判断东西方向:自西向东,东经度数逐渐增加,西经度数逐渐减小。球面上最短距离为过球心的大圆如赤道、经线圈、晨昏圈都为过球心的大圆。

三、综合题

32.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名称:A.________ C.__________ E._________G_______。

(2)根据比例尺,量算甲、乙两村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并说出甲村在乙村________方向上。

(3)图中B、D、E、H四地适合宿营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E处的这种地形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_________米,最小不低于__________米。

【答案】山脊鞍部陡崖山谷1.5~2KM东北H等高线稀疏,相对平坦开阔,较安全。40020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比例尺的计算以及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详解】

(1)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得知:A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是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E是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

(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得出甲乙两个村的实地距离为3×50000=150000厘米=1.5千米;根据指向标判定甲村在乙村的东北方向。

(3)读图B位于山顶,海拔高,气温低,风力较大,坡度陡;D位于河谷,易遭受洪水灾害;E地处于陡崖之下,可能有崩塌的危险;H位于缓坡,地势较为平坦,且避开了山谷(洪水)、河边(洪水)和陡崖(崩塌),相对安全。

(4)由上题可得E处为陡崖,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可以计算E处相对高度:200≤ H<400。

【点睛】

等高线图的实际运用:

①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③与地区规划结合:

A、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B、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C、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D、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E、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33.读“太阳系模式图”(甲图)和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1)甲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    (填名称)。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        星和         星(填名称)。

(3)甲图中的太阳系各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有:①         ;②        ;③       

(4)指出乙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5)除乙图所述因素外,请说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有利条件还有那些。

【答案】(1)C  太阳     

(2)金   火    

(3)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4)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5)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液态水

【解析】

(1)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甲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C,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太阳。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金星和火星。

(3)甲图中的太阳系各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乙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判断理由是生命可居住带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5)除了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外,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有利条件是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地球上有液态水。

34.读“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洛阳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9月月考地理【解析】

(1)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2)读下图,福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J/cm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3)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应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适?

A.郑州、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北京                D.福州、广州、成都

(4)拉萨号称“日光城”,请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1)D     

(2)120   兰州晴天多     

(3)C

(4)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从纬度、天气、地形、日照时间等方面分析。

【详解】

(1)根据图示:成都和重庆太阳辐射量低,重庆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图示:福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J/cm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是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

(3)营销太阳能热水器应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城市。图中昆明、兰州、北京太阳辐射多;贵阳、重庆、成都太阳辐射少,不适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因为我国西藏拉萨海拔高,大气层薄而且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气中含尘量小,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十分良好,在大气层中被吸收、散射的量也就特别少,因此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照射。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两倍,因此有“日光城”之称。

【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小损失的能量。

 



  本文标题: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97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977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