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①。据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 有关Ⅰ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C.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2. 有关Ⅱ地形区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Ⅰ地形区气候类型相同
C. 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答案】1. C
【解析】
1. Ⅰ地形区位于秦岭以北,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故C正确。河网密布,灌溉水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特征;地势平坦,草原辽阔为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为华北平原的特征。故A、B、D错误。
2. 读图可知Ⅱ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C正确。Ⅰ地形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Ⅰ地形区以旱地为主;四川盆地为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少的地区,因此比Ⅰ地形区太阳辐射量少。故A、B、D错误。
【点睛】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应重点掌握。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图中B,C,D,E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 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 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4. 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
C. 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3. B
【解析】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相对位置。根据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判断选项正误。
3.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结合经纬度判断,图中C在34°N附近,是秦岭。B在秦岭南侧,是汉水谷地。D在秦岭北侧,是渭河谷地。E是黄土高原。B、C、D、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B对。A、C、D错。
4. 结合前面分析,图中山脉C为秦岭,是东西走向,A错。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B,B错。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C错。E是黄土高原,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D对。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逐月累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 青藏高原
6. 该地区 ( )
A. 河流汛期出现在9~12月
C. 冬春季节多大风、沙尘天气
【答案】5. A
【解析】试题分析:
5. 读图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夏季高温。从该地降水累积图来看,降水集中在7-8月,根据我国雨带推移规律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D。
6.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河流汛期出现在7-9月,A错。华北平原降水少不适宜种植水稻,B错。冬春季节气候干旱,离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沙尘天气,C对。夏季气温高,基本没有冻土分布,D错。故选C。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判断及分布 区域地理特征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 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 4~6月
8.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答案】7.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雨带移动及其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学生要熟悉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7. 4-5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6-7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9月份,雨带南移,10月份,雨季结束。所以说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6~7月,选择B。
8.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少,可能出现干旱,雨带停留在南方时间长,南方可能出现涝灾,即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南涝北旱,选择C。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9. 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 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C. 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10. B处7月份盛行是(
A. 东北风
11. 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
A. 长江、黄河、澜沧江
C. 珠江、长江、澜沧江
【答案】9. D
【解析】试题分析:
9. 根据图示斜线部分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界处,由于地壳运动活跃、地形起伏大、降水量丰富且集中,故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植被良好会减少地质灾害的形成,而不是形成原因,故选D项。
3.
10. 根据图示B位于我国云南,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季风, 故答案选D项。
11.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穿过横断山脉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故答案选B项。
考点:地质灾害的成因、西南季风、三江并流。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我国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条件,并能掌握季风气候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和三江并流的组成河流即可判断。
12. 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 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 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D.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故A错误;吐鲁番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太阳照射时间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且下垫面的比容小,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故B错误D正确;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故C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要灵活应用,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
13. 某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均温在2℃以上,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该地气候为(
A. 温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某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均温在2℃以上,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对。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小于0℃,A错。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C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D错。
14. 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
A. 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北方雨季来的早,可能造成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A对。东北地区雨季提前,B错。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到来早,C错。 南部沿海受台风影响,不一定干旱,D错。
考点:副高与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15. 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又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A. 云贵高原
【答案】B
【解析】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又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藏北高原,B对。云贵高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A错。塔里木盆地主要受冬季风影响,C错。南岭受夏季风影响,D错。
点睛:藏北高原海拔高,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夏季风不易影响大。了解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
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 93%
17.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18. 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A. “十五”期间,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数下降
B.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变缓
C.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不足
D. 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
【答案】16. B
【解析】
16. 读图可知,0—14岁人口的比重约23%,故B正确。
【点睛】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沿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箭头。其次,在规定点作外围三个箭头的平行线,且方向相同,即画三个箭头,且这三个箭头所在线之间夹角为120°。那么这三个箭头所指的数字就是其对应的要素所占的比例构成。
17.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总数依然很大,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故B正确。
18. 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变缓,故B正确。虽然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但自然增长率大于0,因此人口总数上升;我国人口总数多,劳动力充足;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故A、C、D错误。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 原始低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
20. 反映印度人口状况的可能是(
A. ①
21. 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老龄化问题
C.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答案】19. A
【解析】试题分析:
19. 读图可知,④国人口特点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伴随的是低自然增长率,应该属于原始型的人口增长模式。选A项。
20. 印度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相应的是高自然增长率,由图示判断③符合其特点,选C项。
21. ①的人口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且出现人口的负增长,说明该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选A项。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及对应的人口问题。
下图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 )
A. 1%
23. 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C.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22. A
【解析】试题分析:
22.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经计算为1%。故选A。
23. 乙国人口增长特征: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和自然增长率低,故判断为现代型。故选D。
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24.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题。
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 开发劳务市场
B. 实行计划生育
C. 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 加大教育投入
【答案】C
【解析】①国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小于0,因此人口问题表现为老龄化严重,故C正确。开发劳务市场、实行计划生育、加大教育投入主要是针对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而言,故A、B、D错误。
读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比低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称为人口红利。我国人口红利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
A. 2000年至2004年
C. 2024年至2028年
26.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近30年来人口增长模式没有转变过
B. 2015年后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加,但相对数量下降
C. 我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同比例增加
D. 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人口抚养比提高
【答案】25. B
【解析】
25. 劳动年龄人口主要指15---64岁人口。读图可知2010年前后,人口抚养比最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最多,故B正确。
26. 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将导致人口抚养比提高,故D正确。近3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从高—低—高型向低—低—低型转变,故A错误。2015年后我国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相对数量上升,故B错误。我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增加,但不是同比例,故C错误。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张教授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活动
B. 李老师暑假期间到桂林旅游
C. 刘同学湖南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定居
D. 王先生今年五月到香港出差
28.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 ①②
【答案】27. C
【解析】
27. 属于人口迁移要符合三大条件:一是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县级以上);二是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的变更。故C正确。
28.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民工迁入主要是由于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就业机会多,属于经济因素影响;而科技人员向西部迁移是受政策因素引导。故C正确。
29. 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 ①
【答案】D
【解析】近些年来,战争导致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故D正确。
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 “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30. 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A. ①②
31. 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 自然资源
C. 地区开放程度
【答案】30. C
【解析】
30. 台风是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低纬度海洋地区。阿拉斯加纬度较高,不会遭受台风的影响,故①错误;读图可知,阿拉斯加州南部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是阿拉斯加暖流,不是寒流,故②错误;安克雷奇位于阿拉斯加南部,相对整个阿拉斯加州而言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适宜人类居住,故③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克雷奇市位于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势较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利于人类居住和城市的发展,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③④,正确答案为D。
31. 制约环境承载能力的因素有资源数量、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们的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资源数量、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们的消费水平等制约着环境承载能力。
读甲、乙两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32. 图示说明甲、乙两国
A. 都是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
B. 甲国城市人口为2500万
C. 乙国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D. 甲、乙两国人口密度都很大
33. 对上图人口分布状况,判断比较符合下列哪组国家
A. 甲为美国、乙为巴西
C. 甲为英国、乙为美国
【答案】32. C
【解析】
32. 图中甲国人口总数2500万,以城市人口为主,城市化水平高,属发达国家;乙国以农村人口为主,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故C正确,A、B错误。题目中无与两国人口密度有关的资料,故D错误。
33. 美国、英国均为发达国家,但美国人口3亿多,因此甲为英国;乙国人口10亿左右,因此为印度。故B正确。
【点睛】两个国家的人口总数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4. 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 )
A. 地形崎岖
C. 交通便捷
35. 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
A. 低级住宅区
C. 工业区
【答案】34. C
【解析】试题分析
34. 影响地租水平的是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便捷度;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是因为交通便捷,与地形和气候无关,不是工业集聚。选C正确。
35. 甲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地租水平高,宜作商业用地,可建中心商务区。低级住宅区宜建在城市中地价低的地方;工业区宜向郊外布局;文教区宜在距城市中心远近适中、环境较优越的地方,不宜在市中心。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城市的功能区及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也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6.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 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 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37. 高级住宅区适合建在( )
A. ①处
C. ③处
【答案】36. B
【解析】
36. 甲位于城市中心,为商业区;乙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丙位于城外,临近交通线,为工业区。故B正确。
37. 高级住宅区一般临近文化区,风景优美。①处附近为风景区,故A正确。
【点睛】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中高级住宅和低级住宅的分化,两者呈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往往好风景区与文化区相连。商业区占用土地相对较少,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8. 读 “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C. 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从图中观察分析,1985-2005年该地地价上升,城市规模扩大;地价出现峰值,说明交通通达度上升,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结合选项B正确。
考点:地价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对城市功能区影响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A. 0—2千米处
C. 3—5千米处
40. 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 交通通达度低
C. 地租昂贵
【答案】39. C
【解析】试题分析:
39. 图示该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距市中心3-5 km处,可判断为住宅区。选C正确。
40. 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昂贵,是主要的商业区。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某城市道路如左图所示,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41.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a曲线
42.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 住宅区
【答案】41. D
【解析】试题分析:
41.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整体上地租由市中心向外缘逐渐减少。在放射道路与环线交汇路口,往往形成地租的次高峰。图中d曲线在下降过程中,出现次高峰,是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D对。a曲线是上升趋势,A错。b曲线 、 c曲线没有形成次高峰,B、C错。
42. 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商业区,商业区付租能力强,占有交通最便利的区域,C对。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付租能力较弱,不占地价最高的区域,A、B、D错。
【考点定位】城市地租理论,影响地租曲线的因素,城市功能区的分布。
【名师点睛】城市地租变化曲线,反应出城市地价由中心向外缘不断降低的特点,即距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但是要注意在放射线与环线交汇的路口处,出现地租次高峰。商业区对交通通达度要求高,付租能力强,一般布局在地租高,且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 濒临五大湖
C. 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44.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 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C.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45.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 良好的工业基础
C. 充足的劳动力
【答案】43. D
【解析】
43.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图文信息可知,1848年后,芝加哥因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而发展起来。
45. 本题考查工业发展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芝加哥有良好的水路运输条件,因此借助便捷的交通发展钢铁工业。
读该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据此回答问题。
46. 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 么(
A. X是工业区
47. .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 经济活动最繁忙的是
A. X
【答案】46. B
【解析】
46.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分布。西欧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X是上风向布局住宅区,Z是下风向,布局工业区,中间设立绿化带。选择B项。
47. 地租最高的地方一般是商务区。商务区的特征就是建筑物高大密集,城市经济最繁忙的位置,人口昼夜差别大,内部分工明显。所以选择A项。
48.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以下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上图沿“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有二点: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一是交通的便捷程度。从A到B的中心是市中心,地租最高;沿线交通线经过的位置出现次高值。所以符合的是B项。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9. 该国公共住房
A. 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
C.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50. 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 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C. 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答案】49. D
【解析】试题分析:
49. 据图可知,公共住房主要分布在快速交通线、站点附近,形态上呈现出条带状分布,故D项正确,C项错误;从图中无法读出公共住房的等级分布,故A项错误;城市中部为绿地、自然保护区,故B项错误。
50. 据上题可知,公共住房主要分布在快速交通线、站点附近,说明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布、基础设施,故A项正确;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故土地价格、休闲娱乐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环境质量是高级住宅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城市的空间布局形式,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因素
【知识拓展】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本文标题:河北景县梁集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763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