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

时间:2018-05-26 13:5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1组(2017•新课标Ⅰ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1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1.C  2.D  3.D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故选D。

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故选D。

考点:区域的划分及界线,区域特征。

【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结合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于理解交通的主导作用。

第2组(2017•新课标Ⅰ卷)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2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答案】4.A  5.B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超过12小时;由于该地纬度高,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方,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故选B。

考点:区域不同时期的天气状况、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日出方位。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最佳测试期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回归线移动,后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一直移动到赤道以北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在此过程中的昼夜长短及日出方位的变化,进而可以顺利获取正确答案。

第3组(2017•新课标Ⅰ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6.D  7.A  8.B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故选B。

考点:气候,农作物生长状况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该地周边的气候区有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等,而尼罗河泛滥区耕种期为冬季,由此即可排除热带草原区,得出正确答案。

第4组(2017•新课标Ⅰ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3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9.C  10.B  11.B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0.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河流相对较长,根据图中低山和中高山图例,可以看出甲处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流域内地势起伏小,水流速度较缓,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所以在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故选B。

11.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故选B。

考点: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少考生重图轻文字,只是千方百计想从图上获取信息,忽视了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有“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一段话,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土层薄,耕种条件差。

第5组(2017•新课标Ⅱ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1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1.C  2.D  3.D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故选D。

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故选D。

考点:区域的划分及界线,区域特征。

【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结合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于理解交通的主导作用。

第6组(2017•新课标Ⅱ卷)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2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答案】4.A  5.B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考点:区域不同时期的天气状况、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日出方位。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最佳测试期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回归线移动,后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一直移动到赤道以北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在此过程中的昼夜长短及日出方位的变化,进而可以顺利获取正确答案。

第7组(2017•新课标Ⅱ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6.D  7.A  8.B

【解析】6.首先是对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的理解,刀耕火种一般先放火烧荒,其目的是在没有植被的土地上播种。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土壤表层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种植。故选D。

7.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故选A。

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故选B。

考点:气候,农作物生长状况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该地周边的气候区有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等,而尼罗河泛滥区耕种期为冬季,由此即可排除热带草原区,得出正确答案。

第8组(2017•新课标Ⅱ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3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9.C  10.B  11.B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1.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故选B。

考点: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少考生重图轻文字,只是千方百计想从图上获取信息,忽视了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有“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一段话,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土层薄,耕种条件差。

第9组(2017•新课标Ⅲ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1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考点: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特征和地方剧种。

【点睛】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

第10组(2017•新课标Ⅲ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4.B  5.A  6.C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考点:城市服务等级、城市空间形态。

【点睛】中心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第11组(2017•新课标Ⅲ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7.D   8.C  9.A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考点:海域浮游植物分布规律和成因。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浮游植物密度图例信息,判断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规律。

第12组(2017•新课标Ⅲ卷)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11题。

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11.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答案】10.B  11.D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11.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位于北半球,故选D。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规律。

【点睛】该题难度较大,关键是找到突破口,根据丁地“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可以判断丁地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该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然后在以丁地的纬度为参照,依此判断其他三地的纬度位置。

第13组(2017•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7.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答案】6.C  7.A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7.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过程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地理位置的判断、太阳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点睛】本题以某中学旗杆影子的变化和我国的24节气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判断和太阳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6题,要能够利用时间、昼长的相关计算判断出该地的经度和昼长,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该地与天津的昼长的比较结果,得出该地与天津的南北方位;第7题,一是要明白题意,二是要掌握太阳日落方位的年变化规律,三是要根据24节气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第14组(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答案】8.C  9.D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9.根据上题结论,浮尘天气主要与下沉气流有关。A、B、C三图中乙地主要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D图中乙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与浮尘天气的形成有关。故选D。

考点:等压线的判断,天气系统与天气。

【点睛】本题以浮尘天气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8题,要仔细阅读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结合图示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第9题,首先要明确浮尘天气与高压天气系统有关,其次要对选项中的等压线图进行判读、分析并加以判断。

第15组(2017•北京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图6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1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答案】11.D  12.B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考点:城市交通运输方式。

【点睛】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出行等,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第16组(2017•北京卷)图9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7.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18.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答案】17.D  18.C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考点: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和变化。

【点睛】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4900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港区。

第17组(2017•海南卷)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9~11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9.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

10.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11.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9.A   10.B   11.C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考点:聚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灾害防御。

【点睛】本题以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交通、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

第18组(2017•海南卷)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图5)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图6);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据此完成18~20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8. 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 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 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             B.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  

  C.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     D.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20. 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A.暴雪           B.强风          C.低温           D.太阳辐射

【答案】18.D    19.B    20.D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考点:盐沼的形成、板块运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关键是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再结合季节即可得出答案。

第19组(2017•北京卷)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5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3

3.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4.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5.芒种至小暑期间,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答案】3.B  4.A  5. C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5.根据二十四节气先后顺序,芒种→夏至→小暑,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可知芒种至小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夏至前后,我国普遍气温高,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小;塔里木河蒸发量大,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也大,不会出现断流;北京纬度高于上海,所以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此时南极出现极夜,不适合科考。

考点:二十四节气、我国降水和中国区域地理。

【点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速记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20组(2017•北京卷)图6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第9~11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6

9.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图示区域内,

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11.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

① 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      ② 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      

③ 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      ④ 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9.A  10.D   11.D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0.图示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和湖北省,属于我国中部地区,风能资源不丰富;南部的湖北省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北部河北、河南省以旱地农业为主,小麦播种面积大;国道以西地形起伏较大,公路建设难度大,路网密度小;南部湖北省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11.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有利于减少对地下水的利用,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有利于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农作物抗旱能力与农作物本身的习性有关,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不会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也不会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

考点:交通线和农业。

【点睛】该题要求根据图中信息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图中区域跨越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南方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以旱地农业为主。

 

二、综合题。(共10题)

21.(2017•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5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本题主要考查剑麻要及时加工的原因。主要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

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质量,进而影响品质。

(4)本题主要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考点:农作物生产与用途 农产品及时加工的原因 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点睛】分析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大的原因,一般从生产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从产量不足,需求量大分别组织答案。国内产量不足,从国内种植面积,产量及其质量方面分析,需求量大,就从国内船舶及汽车制造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

 

22.(2017•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所以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阳坡。

(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小。

(4)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考点:自然带、植被分布及其变化的影响区位因素

【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这一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阳坡曲线没有呈现单峰变化,而是一直降低,故说明其受到干扰。

 

23.(2017•新课标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6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6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8分)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分)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3)分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等方面分析回答。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可以从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方面考虑;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

考点:工业企业的分布及形成原因,工业企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点睛】解答此类题需要抓住关键词,尤其是要关注限制性条件,如第(3)题,问的是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而不少考生因没有看清限制词“运输过程”,而错答;再如第(4)题,设问中明显问的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而不少考生回答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漏掉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从而失分。

 

24.(2017•新课标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7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

 

【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考点:区域自然特点及影响跨海大桥修建的因素

【点睛】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不相连,只有寒冷时结冰,才能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从而误判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要善于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而不能从自己的主观印象出发。材料中提示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夏季该地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通行。

 

25.(2017•新课标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来源:学科网ZXXK]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相对发达国家,甲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所以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在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优势明显。(3)结合材料“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可提取出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包括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设施、设备的及时更新和维护,保证生产的稳定;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可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4)这是个开放性设问。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赞同,可以从扩大生产规模可利用原有的优势条件、增加就业等方面回答;不赞同,可以从该地水资源缺乏、海水入侵等方面回答。

考点:日光温室、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睛】该题以西班牙南部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文字和图形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

 

26.(2017•新课标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考点: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

【点睛】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27.(2017•天津卷)(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2分)

 

(2)说明图1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4分)

 

(3)据下列表格要求,提取图12中信息,评价白山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8分)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4)图11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3)

 

列举信息

条件评价

有利

拥有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天池等)

旅游资源质量高(知名度高;有特色)

有朝鲜族民俗村、长白山大峡谷等

旅游资源种类多(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

部分景点交通的通达性好

不利

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旅游点分布较偏远)

有些景点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旅游活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

一般旅游景点多

多数旅游景点吸引力较差

城镇级别较低

接待能力较差(基础设施较差)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

旅游季节较短

(4)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等特征,从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河发源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的补给量大,流量大;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的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也大;长白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a河上游流经长白山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水流流速较快,水能丰富。

(3)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交通的通达性、距离市场的距离、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示意图”可知,白山市有长白山天池等5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质量高;区域兼有朝鲜族民俗村人文景观、长白山大峡谷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种类多;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交通的通达性好。但是也可以看出,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通达性较差,导致旅游活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该地知名旅游景点少、一般景点多,吸引力较差;白山市城市等级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旅游接待能力较差;地处冬季寒冷漫长的东北地区,旅游季节较短。

(4)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所产生的问题。矿泉水生产企业扩大规模,直接导致矿泉水资源不断减少,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可知,矿泉水资源减少,进而会造成地表水减少和地下水水位下降;而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变化,又会影响区域的湿地、植被以及生态环境。

考点:影响航运的因素及表现、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区域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

【点睛】本题以我国的吉林省为背景区域,以区域旅游景点的分布和水运旅客发送量相关数据为材料,考查结冰期对航运的影响以及表现、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和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明确表格数据为累积量,结冰期河流不能通航,因此累积数据为0或不变时的时间段为河流的结冰时段;第(2)题,要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地形等特征,从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依据区域特征,结合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交通的通达性、距离市场的距离、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要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28.(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图17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材料三  图18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______(4分)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4分)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_____(4分)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1分)

 

【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3)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随着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

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点睛】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雄安新区定位二类大城市。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9.(2017•海南卷)(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香蕉是热带水果,巴拉圭生产的香蕉因甜度高而闻名,主要出口阿根廷。近年来,巴拉圭因香蕉滞销而催生了香蕉粉产业。收获的香蕉经过去皮、干燥、磨粉、制成的香蕉粉可用于制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图8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1)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6分)

 

(2)分析巴拉圭香蕉主要出口阿根廷而不出口巴西的原因。(6分)

 

(3)推测香蕉粉工厂的布局特点,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2分);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2分)。

(2)巴西纬度低,地处热带,香蕉产量大(3分)。阿根廷纬度高,香蕉主要依赖进口,市场需求大。(3分)

(3)特点:靠近原料地(2分);布局分散(2分)。

    原因:原料运输量大,产品运输量小(2分);技术要求低,设备简单,小型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巴拉圭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2)根据课本相关知识,香蕉是热带作物,巴西主要是热带而阿根廷主要在温带地区,故巴拉圭香蕉主要出口阿根廷.

(3)由题,香蕉不适宜长途运输,且对原料消耗大,故香蕉粉工厂主要布局在原料产地周围.

考点:地形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和工业布局。

【点睛】本题以巴拉圭生产的香蕉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工业生产的特点、地形特征的判读.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

 

30.(2017•北京卷)(36分)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图14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8分)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6分)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10分)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12分)

 

【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

【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解析】

(3)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4)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位于匈牙利西北部。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联系。同时据图可知,有汽车工业分布的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

考点:地形特征、湖泊形成、河流水文特征和工业布局。

【点睛】分析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需要充分利用图例信息,图中在巴拉顿湖附近的西北侧是断块山,根据断块山的形成原理,另一侧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断层一侧岩层下陷形成谷地,谷地地势低洼蓄水则形成湖泊。



  本文标题: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68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687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2018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