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试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8-05-24 21:1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于北京时间9日4时16分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如果“萤火一号”探测器能进入火星轨道,则它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2. 下列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星属于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B. 火星属于巨行星

C. 在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火星    D. 火星和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围绕太阳运行

【答案】1. B    2. 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就不属于地月系了,但是还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但不属于河外星系,因此①③④正确。故答案选B。

2. 宇宙的基本天体属于恒星和星云,火星属于行星,A错误;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B错误;

在地球上能够用肉眼看到火星,C错误;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之一为同面性,因此火星和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围绕太阳运行,D正确。故答案选D项。

点睛:天体系统的层次和判断方法:

(1)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2)判断方法:

空间位置:是不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地球大气层之内不是天体;

物质形态:看是物质还是现象,现象不是天体;

运转轨道:是否有独立的运转轨道,依附在其他星体上的不是天体。

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告说在2016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之后,电网会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有停电一分半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喷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材料所述太阳打的强烈“喷嚏”可能是(  )

A. 太阳耀斑爆发    B. 太阳爆炸

C. 太阳辐射减弱    D. 太阳辐射增强

4. 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短波通信中断    B. 信鸽丢失    C. 指南针失灵    D. 全球变暖

【答案】3. A    4. D

【解析】试题分析:

3. 材料中提到了五彩斑斓的极光、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5.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阴影代表黑夜,根据晨昏线概念,顺着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可以判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有①③⑥,C对。②④⑤代表昏线,A、B、D错。

【考点定位】晨昏线。

6.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由图得知M地昼长为(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左图判断,Q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120°W位于昼半球中间,时刻是12点。可以计算出135°E时刻是5点。M地是晨线与经线的交点,5点日出,昼长时间是14小时,D对。A、B、C错。

【考点定位】晨昏线,昼长计算。

北京时间2015年1月9日16时,为期22天的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在墨尔本开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本届亚洲杯足球赛开幕时,墨尔本(东十区)当地时间是(  

A. 1月9日18时    B. 1月9日14时    C. 1月10日10时    D. 1月8日22时

8. 本届亚洲杯足球赛期间(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 北半球昼长夜短

C. 吉安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9. 当亚洲杯足球赛时:(   

A. 我国东部盛行东南风    B.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C. 印度半岛上盛行西南季风    D. 北非的热带草原上正处于湿季

【答案】7. A    8. C    9. B

【解析】

7. 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墨尔本(东十区)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为2015年1月9日16时,墨尔本为北京时间2015年1月9日18时。故选A。

8.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因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1月9日地球公转速度变慢;而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故选C。

9. 当亚洲杯足球赛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此时,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A错误;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因此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B正确;此时,印度半岛上此时盛行东北季风,C错误;北非的热带草原上正处于旱季,D错误。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0. 该地可能是(  

A. 刚果盆地(0°)    B. 撒哈拉沙漠南缘(15°N)

C. 巴西高原(20°S)    D.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40°N)

11. 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0. C    11. B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

10. 根据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52′,且太阳光全是从南方照射进入房子,可以推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11. 根据上题可知,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光线是该地夏至日正午的光线,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光线是该地冬至日正午的光线,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减小;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因而该房室内冬暖夏凉,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2.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 减弱①    B. 增强②    C. 减弱③    D. 增强④

13.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12. D    13. D

【解析】试题分析:

12.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越多,大气的保温作用越强,因此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增加大气的二氧化碳,进而增大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3. 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少,吸收地面辐射就越少,大气逆辐射也就越弱,即④减弱,保温作用也就越弱,就会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选D项。

【考点定位】大气的受热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弄清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机制,结合题中信息判断即可。

14.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P处有一个探空气球。该气球的运动趋向最可能是(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A. 向东南方向    B. 向西北方向

C. 向西南方向    D. 向东北方向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高空中M为低压中心,N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N指向M,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形成东南风,在其吹拂下,气球向西北方向运动。

考点:风向判断

15. 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所生活的地区属于(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草原气候

【答案】C

【解析】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热带草原气候是很多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动物种类多,数量大,有很多著名的天然动物园,这里景色的季节变化明显,干(旱)季到来,树木落叶,到处枯黄;而湿(雨)季一到,则满目翠绿,郁郁葱葱,代表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故答案选C项。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6. 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

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甲>乙>丁>丙

17. 若甲地为陆地,乙地为海洋,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地近地面(  )

A. 气温高,气压低    B. 气温低,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高    D. 气温高,气压高

18. 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

A. 水泥厂    B. 服装厂    C. 家具厂    D. 电子厂

【答案】16. D    17. C    18. A

【解析】

16.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根据题图信息判断:甲、乙在近地面,丁、丙在高空。首先高空两处的气压一定低于近地面的两处气压。同在近地面的甲、乙两处,甲处空气下沉,气压升高,乙处空气上升,气压降低。高空两地,丁处空气从近地面上升流入,气压升高,丙处空气下沉流出,气压降低。所以四地气压比较为甲>乙>丁>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7. 读图分析可知,若甲地为陆地,垂直方向的气流下沉,说明甲地近地面,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从而在近地面形成高压,故答案C正确。

18. 甲为郊区,大气下沉形成高压,乙为城市,大气抬升形成低压,故形成城市风。因此为了减少对城市的二次污染,在城郊之间不可以建设有大气污染的企业。题中只有水泥厂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故不可以建设水泥厂。故答案选A。

点睛:热力环流中的相关规律: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故气压总是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所以气压值由低处向高处渐小,即在垂直方向上,高空气压值永远小于低空气压值。

②等压面是指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面。气压的高低只能在同一高度上进行比较,若等压面向上凸出,即表明该处气压值比同一海拔高度上的其他地方高,反之则低。

③水平方向上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④近地面的气压高低状况是由于热力原因(空气受热或受冷)形成的,而高空的气压分布(在同一高度状况)往往是因空气密度大小而引起的上升或下沉气流造成的,此属动力原因。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9. 处于同一节气的一组是(  )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20. 图④中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寒冷干燥    C. 炎热干燥    D. 温和湿润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 图①中,风是西南风是北半球的西风带,此时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偏北是北半球的夏至;图②中,风是西北风,是南半球的西风带,此时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偏北,是北半球的夏至;图③中,风是东南风,是南半球的信风带,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偏南,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图④中,风是西南风,是北半球的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居中,是北半球的二分日。选B正确。

20. 图④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其影响下,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干燥少雨。选C正确。

下图中,a、b、c代表不同地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21. 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特有的气候类型    B. 冬雨夏干

C. 由于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    D. 非洲东部地区最典型

22. b、c两种气候类型都有分布的大洲有(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极洲

【答案】21. A    22. A

【解析】试题分析:

21. 图示一月的气温低于七月气温,所以位于北半球;而该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所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该气候最典型。故选A。

22. b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而欧洲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非洲没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极洲这两种气候都没有。故选A。

考点:气候类型分布

第Ⅱ卷(填空题)

二、填空题(4小题,共56分)

23. 读图“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的纬度是20°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C点位于B点的      方向,其地理坐标是     ,此日昼长是     小时。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             

(3)弧线AE之间的实际最短距离大约是            千米。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的位置是        

(5)A、B、C、E的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为          

(6)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范围之比为            

【答案】(1)正南,(70°N,120°W),24时  (2)③  (3)6660   (4)20°N  (5)A、E、B、C  (6)5:1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1)根据等昼长线的分布,B点表示北极点,故C点位于B点的正北方向。根据A点的纬度为20°N,故C点纬度与A点纬度互余,为70°N,图示A点所在经线为正午12时,结合北京时间16时,计算为60°E,故C点的经度为120°W。图示C点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

(2)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故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因此昼长最短的为③。(3)图示AE的距离为该圆的半径,故根据A点的太阳高度为90°,E圆弧的太阳高度为30°,则利于A点所在经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计算两地的纬度差为60°,故距离为60*111KM。

(4)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0°N,因此20°N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5)由材料可知,该图为等太阳高度线,圆圈代表等太阳高度线,圆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为90度,太阳高度角数值从圆心向四周逐渐递减。因此判断A、B、C、E的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为A、E、B、C。

(6)由材料分析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6时,由此推出此时12时对应的经度为60°E,则0时经线为120°W。因此从120°W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从120°向西到180读为旧的一天,因此新旧日期之比为新旧日期所跨经度范围之比,即300:60,即5:1.

点睛: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原理: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

24. 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     、    ,表示高空的是     、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受热的是        ,冷却的是      。所形成的热力环流圈流动方向是(从冷却点开始)          

(3)当亚欧大陆被P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南半球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向北迁徙

C.我国东部沿海盛行西北季风       D.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答案】(1)P、M     N、Q  (2)M,  P,  P→M→N→Q→P  (3)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读图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图中平行线为等压线,数字为气压值,离中心越远,气压越高。

(1)从图中可以读出各点的气压值,P点在1 300hPa左右,M点为1 000hPa,N点为900hPa左右,Q点在800hPa左右。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可判断出四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P、M,表示高空的是N、Q。

(2)根据上题判断的气压情况,近地面高压是因为冷却下沉,低压是因为受热上升。因此表示受热的是M点,表示冷却的是P点。根据热力环流的规律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流动方向是P→M→N→Q→P。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P点为冷高压,亚欧大陆被冷高压控制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印度盛行东北季风,A错误;南半球此时为夏季,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由北向南迁徙,B错误;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C正确;地中海沿岸此时为冬季,温和多雨,D错误。故选C。

25.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气压,它割断了____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盛行____季风,B处盛行_______季风。

(3)季风环流使我国与A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4)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_____;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还受________的影响。

(5)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夏, 亚洲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2)西北,东北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5)温带海洋性,终年受中纬西风带的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气候比较。

(1)读图可知,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夏季,亚欧陆地形成低压中心,它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割断,使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2)根据题意,半年后北半球是冬季.A处东亚地区,此时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B处南亚地区,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3)根据风向判断季节,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因此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使我国与A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区别东亚和南亚的季风的成因.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的原因是两个: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

(5)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由于大气环流不一样,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是常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26. 读下图,为四地一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1)甲地气候特征是                    

(2)乙可能位于哪座城市?      (珀斯/北京),属于    气候,成因是    

(3)丙气候成因是终年受         控制;丁气候成因是            

(4)左图A、B、C、D四地,常年在右图中⑥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




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解析】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2)珀斯,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

(3)赤道低气压带,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4)温带海洋性气候  该地西侧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甲地气候终年气温在0℃以上,而且该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乙地的气候最高温度在月份,说名乙地位于南半球,应该位于珀斯;气候特征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少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3)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由于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的原因。

(4)读图分析可知,⑥气压带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位于纬度40°-60°之间,常年在其控制下的是右图中的B处。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B地西侧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B处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所以降水丰富。



  本文标题: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676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676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江西省吉安三中高一2017-2018学年4月月考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