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
A. 亚洲、欧洲
C. 亚洲、北美洲
2.非洲最大的海湾是( )
A. 几内亚湾
C. 亚丁湾
3.3.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全球降水量出现异常②动物的异常反应③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④小明手表上的指南针出现异常
A. ①③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
A. 为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光热
C. 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5.小王在今晚9点看到牛郎星,在明晚的什么时刻可以再次看到( )
A. 晚上9时
C. 晚上9时3分 56秒
6.6.关于长沙和北京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长沙>北京
C. 线速度:长沙>北京
7.西亚周围的海区称为“五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
A. 地中海、里海、黑海、阿拉伯海、红海
B. 阿拉伯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
C. 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 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
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双峰一中操场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





9.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 热带范围变小
C. 温带范围变大
2017年1月 1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冒着寒风观看升旗仪式,迎接2017的到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此日,下列各城市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是( )
A. 广州 长沙 郑州
C. 长沙 广州 郑州
11.下列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发现一处地层顺序正常,外围分布着沉积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的特殊的花岗岩地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浆活动
13.下列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
B. 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
C. 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长期侵蚀
D. 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两者的关系
嫦娥三号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0分在月面虹湾地区完成软着陆,整个过程约12分钟,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4.移居纽约(西五区)的中国小朋友明明要想全程收看嫦娥三号落月实况转播,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
A. 12月14日8时10分
C. 12月15日7时10分
15.嫦娥三号落月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16.读下列东北亚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2)图中B附近海域是北海道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析,日本群岛属于__
17.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
(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
18.根据下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3)大气把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
对地面起到
(4)影响①到达地面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5) 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以下填数码)
参考答案
1.D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苏伊士运河是亚洲、非洲两个大洲的分界线,D对。亚洲、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等,A错。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错。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C错。
点睛:熟悉大洲主要分界线的山脉、海峡河流、运河等。
2.A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非洲最大的海湾是几内亚湾,有赤道穿过,A对。辽东湾位于中国渤海,B错。亚丁湾位于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面积较小,C错。孟加拉湾位于南亚,D错。
3.B
【来源】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巨大,主要有①干扰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干扰磁场,产生磁暴;③作用于两极大气,形成极光;④与地球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综上选B。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影响
4.D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文综地理(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A属于。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B属于。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C属于。造成火山等自然灾害火山是球内部岩浆的活动,与太阳辐射无关,D不属于,选D。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名师点睛】太阳辐射是地球外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影响地球上生物、天气现象,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能量来源于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各种外力作用共同改变着地表形态 ④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形成了自然带分布上的规律之一: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作为工业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③水能发电站利用的水能多由太阳能转化而来;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生物能也是太阳能转化来的。④大棚农业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
5.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地球自转周期为一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小王在今晚9点看到牛郎星,则下次再看见的时间为21时+23时56分4秒=次日20时56分4秒。故选B。
6.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均相等,因此长沙和北京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特点是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长沙线速度大于北京。故选C。
7.B
【来源】世界地理随堂练——西亚和北非
【解析】对于五海一定要按顺序记忆。
8.A
【来源】[中学联盟]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读图可知,A实际运动方向位于初始方向右侧,故选A。
9.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大,B错误;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而温带范围变小,AC错误,D正确。故选D。
10.A
11.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0.据题干知,2017年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纬度越低白昼越长,广州纬度最低,白昼最长,郑州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故选A。
11.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北移动,A错误,C正确;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错误;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D错误。故选C。
12.C
13.A
【来源】[首发]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2.甘肃河西走廊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根据材料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的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可以判断其为风力侵蚀的结果。故选C。
13.据材料在花岗岩体的外围分布着沉积岩,可以判断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形成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的形态。故选A。
14.A
15.D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1月段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通过光照图要能够判断出节气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而推出日期。
14.中国小朋友苏阳要想全程收看嫦娥三号落月实况转播,他最迟必须在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0分之前 打开电视机,他位于纽约(西五区),与北京时间向西差13个时区,减去13小时,即12月14日8时10分为当地时间,选择A。
15.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最接近冬至,北极圈以内几乎都是极夜,结合自转的方向可以判断A接近夏至,BC为春秋分,D接近冬至,选择D。
16.(1)西北(或冬) (2)寒暖流交汇 (3)太平洋;亚欧。消亡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东亚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风季风,或叫冬季风。北海道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寒暖流交汇。日本群岛属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属于岛弧。
(1)当图中 A 河流域处于结冰期时,北半球是冬季,朝鲜半岛、日本海、我国华北平原,盛行西北季风或者西北风、冬季风。
(2)图中B附近海域是北海道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寒暖流交汇,海水易搅动,营养盐类丰富,鱼类饵料丰富。
(3)按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析,日本群岛属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板块碰撞挤压,多火山、地震。
17.(1)背斜
(3)甲
(4)甲
【来源】【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考查向斜背斜的判断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图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受外力侵蚀,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外力沉积作用。
(3)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背斜甲处找;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寻找地下水,最好在向斜乙处找。
(4)隧道应建在背斜甲处,原因是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透,隧道不易打出地下水。
【点睛】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8.(1)① 太阳,② 地面,③大气逆辐射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即大气逆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在吸收、反射和散射三个方面。
(3)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太阳辐射,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导致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热量多,太阳高度角大,经过大气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的越少。“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即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①,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②。
本文标题: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581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