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时间:2018-01-03 16:4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013年6月19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政协委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共提出提案1610件。其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方面的提案482件,呼吁积极应对森林资源过度消耗、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湖泊污染严重等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一系列问题。

据官方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中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沙区植被状况和天气状况呈现“双好转”,植被平均盖度增加了0.7个百分点,年均沙尘天气次数比上个监测期减少了20.3%。

2016年5月20日,《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6年5月20日起实施。

截至2016年底,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98%的市县级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通过论证审核,全国共分解下达保护任务15.4785亿亩,超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确定的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田保护目标任务。同时,全国城市周边范围内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370万亩,其中,新划入2720万亩,平均保护比例由45%上升到60%;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与森林、河流、湖泊、山体等共同形成了城市生态屏障,成为城市开发的实体边界。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高考侧重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湿地的生态效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多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判断、成因分析、危害概述、治理措施等。备考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是复习的重点,热带雨林的保护可与全球变暖等知识联系起来,或以某种植被减少为背景考查森林被破坏后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

考向一  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3题。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河西走廊

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变化

C.土壤肥力变化 D.过度农业活动

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 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C.土壤肥力提高 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答案】1.B  2.D  3.D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3.读图可知,随着植物群落演替(由常绿阔叶林向牛肝地演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含水率下降,BC错误;土壤中有机质和水分含量的降低,将使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D正确;植物群落的演替伴随着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下降,将使土壤侵蚀加剧,土壤厚度变薄,A错误。故选D。学科!网

考向二  湿地和森林的保护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左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图)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右图)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据此完成1—2题。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绿桥”上面一般会种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 B.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

C.绿化美化“绿桥”景观 D.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

2.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答案】1.B  2.C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草原旧称松潘草地。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远征难”,走过人烟罕至的松潘草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张爱萍将军所写的“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

干草火烧驱夜寒”正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真实写照。若尔盖草原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

(2)说明红军穿越松潘草地“艰难”的自然原因。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4)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以下两种观点,请选择一种你支持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观点一: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

观点二:泥炭是一种自然资源,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可以开发。[来源:Z*xx*k.Com]

【答案】(1)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下渗少。

(2)天气恶劣,多雨雪,日温差大;沼泽面积大,多泥潭;地形起伏大,河流多,穿越困难。

(3)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的监测,实施退耕还草、湿地恢复等沙化治理工程;发展人工草地,合理放牧,适度开发;健全法制,加强立法。

(4)禁止开发。理由:湿地在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或可以开发。理由:沼泽面积大,泥炭储量丰富,用途广;泥炭的合理开发能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和城市化发展。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自然条件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该地地形起伏大,河流多,穿越困难;沼泽面积大,多泥潭;天气恶劣,多雨雪,日温差大等。

(3)治理风沙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应实施退耕还草、湿地恢复等沙化治理工程;发展人工草地,合理放牧,适度开发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的监测;健全法制,加强立法等。  

(4)从保护湿地的角度应禁止开发。理由是湿地在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从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角度应支持开发,理由是沼泽面积大,泥炭储量丰富,用途广;泥炭的合理开发能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和城市化发展。

【解析必备】

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的生态效益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又有所差异,总结如下:

地区

生态功能

破坏后果

湿润地区、山地丘陵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下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农牧业减产

沿岸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台风(飓风)、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

城市、交通道路两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等

大气污染加剧、噪声污染加剧、环境质量降低

热带雨林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

湿地的保护

一.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二.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内流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三.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

(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

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

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外流湖短期内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短期内萎缩,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

考向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目前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消极影响的重要方面,是物种灭绝的加速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地理试题在必修和选修部分都有相关试题,基本考查的都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一般试题都不难,但背景信息的解读,需要考生联系实际。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环境保护】

鲸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其中多种鲸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多数大型鲸类(下图所示为南极蓝鲸)集聚在南极附近海域。南极海域被国际捕鲸委员会划为鲸类保护区。然而,日本等国家在该海域的捕鲸活动从未停止过,被捕杀的鲸就包括处于濒危状态种类。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说明大型鲸类集聚在南极附近海域的原因,以及鲸类大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原因:主要是南极海域水温偏低,磷虾等饵料资源丰富。影响:破坏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打破海洋的营养物质均衡分布状态;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的繁衍等。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滇金丝猴,被称为世界上最高贵的猴子,它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到5000米的高山,以松萝针叶林的嫩叶、花苞等为食。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狭长地带,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状态,各自然种群之间已不可能进行基因交流(下图)。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描述图示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栖息地的分布特征。

(2)分析两江狭长地带有利于滇金丝猴生存的原因。

(3)说明导致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相互隔离的人为原因。

(4)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物种,专家呼吁要严格保护滇金丝猴,试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答案】(1)分布在两江南北狭长地带;分布高差大;北多南少;分布相对隔离,呈孤岛状。

(2)海拔高,垂直高度大,活动空间大;高山针叶林分布广,食物来源丰富;山高谷深,天敌数量少。

(3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当地人口增长,毁林开荒、放牧等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砍伐,破坏了栖息地环境。

(4)设立滇金丝猴生态保护区;实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促进生态恢复;建立生态廊道来连接破碎的栖息地,促进基因交流;通过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3)据图可知,猴群栖息地有居民点和道路图例,说明这里由于森林不断采伐、毁林开荒、放牧,以及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绝灭。

(4)对滇金丝猴的保护可以设立滇金丝猴生态保护区;实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促进生态恢复;建立生态廊道来连接破碎的栖息地,促进基因交流;通过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解析必备】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危害及保护

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火山爆发、陨石撞击地球、气候变化。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的灭绝的速度);人类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人类对生物的过度捕猎;外来物种的入侵

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

破坏了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破坏了药物来源;破坏了工农业资源;破坏了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影响生物考古及科研等。

3.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宜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学科…网

(4)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严禁乱砍滥伐,重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严谨滥捕乱杀,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处理垃圾,防治“三废”污染;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

考向四  耕地保护

我国人多地少,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耕地红线,守住基本农田红线。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定不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预测高考可能以国家新的耕地保护政策,如耕地轮作休耕、基本农田保护、禁止耕地抛荒等为背景,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查保护农田政策的意义等。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016年我国在部分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休耕制度试点,其中,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实施轮作。在干旱退化地区实施多年休耕。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冷凉区轮作的目的是保持土壤肥力

B.北方农牧交错区轮作的目的是退耕还牧,遏制生态恶化

C.西南石漠化区休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盐碱化

D.西部生态严重退化地区休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2.河北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制度实施后,播种面积可能会大幅度下降的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玉米 D.水稻

【答案】1.A  2.B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解析必备】

我国保护耕地的措施

中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在不断减少。因此,国家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如下: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015•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1.C   2.D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A错。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学科&网

(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3—4题。

3.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3.C   4.B

【解析】3.艾比湖流域新增大量耕地和灌渠,引河水灌溉使注入艾比湖的河水减少,湖水含盐量增加;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泊面积和水量减少,使湖水蒸发总量减少;芦苇大量枯萎,对湖水净化作用减弱,造成湖水自净能力减弱。

4.修建水库会使注入艾比湖的水量减少,造成艾比湖萎缩;退耕还林有利于涵养水源,同时减少种植业用水量,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水产养殖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湖泊面积减小;湖泊的生态系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若水质恶化,种植芦苇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难以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5.(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环境保护】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考点:不同森林环境效益差异的成因分析。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区别天然原始林与人工林的环境效益的差异。天然原始林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人工林树种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原始森林,又称原生林,是指一个森林已经达到非常长久的年龄而没有遭到显著的干扰,从而表现出独特的生态特征,并可能被归类为顶极群落。原生特性包括多样化的树有关的结构,提供多样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多样化的树结构的概念包括多层树冠和树冠间隙,很大变化的树的高度和直径,多样的树种和纲,和多种大小的木质残体。

6.(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环境保护】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被生态作用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的结构、植被类型、根系作用等角度分析。

7.(2016•上海卷•节选)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  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

(3)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3)本身气候干旱,荒漠广布;非洲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是荒漠化的主因;因此要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8.(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9.(2015•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来源:学*科*网]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0.(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漏、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3题。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A.耐旱、耐贫瘠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答案】1.C  2.C  3.A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大面积种植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4—6题。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4.黄泛平原的泥沙主要来自

A.内蒙古高原西部 B.黄土高原 C.裸露的黄河河床 D.太行山区

5.在沙地起垄种植红薯的主要优势是

①使土壤更疏松、通气性更好 ②利于采光,气温高  

③可加厚土层,利于块茎生长 ④垄沟积水,利于保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开封市大面积种植红薯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主要是因为

A.春季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 B.过度种植,加剧了干旱

C.大面积种植,导致森林植被破坏 D.冬春季节,大风天数多

【答案】4.B  5.B  6.A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7—8题。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7.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8.“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省区是

A.西藏 B.四川 C.海南 D.甘肃[来源:Zxxk.Com]

【答案】7.D  8.D

【解析】7.对比试验前后的数据,可知提高土壤水分,增加大气湿度,提高抗旱能力;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大气悬浮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学科*网

8.根据上题结论,“保护性耕作法”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增加大气湿度,提高抗旱能力,所以适宜在干旱地区推广,结合四个省区,甘肃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即选D。

根据湖南省郴州市的农业大县——桂阳县的调查统计,到2015年底,全县抛荒耕地18945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9%。有的乡镇的抛荒面积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25%。个别村组抛荒面积达50%,耕地抛荒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因素与该县耕地抛荒成反相关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人均拥有耕地面积 B.打工经济发展程度

C.当地的信息发达程度 D.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10.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针对耕地抛荒现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A.大力宣传粮食种植的重要性 B.强化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

C.调整惠农补贴资金 D.推行农业集约化经营

【答案】9.A  10.D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集水区等级上的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1.该图可以反映出

A.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小

B.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好

C.两流域Ⅱ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

D.两流域I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

12.为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潜在生境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镇数量 B.提高城镇内部森林覆盖率

C.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 D.整体迁移干支流沿岸城镇

【答案】11.D  12.C

【解析】11.读图可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两流域的集水区等级越高,居民点密度越大;除渔子溪Ⅲ级集水区外,两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寿溪和渔子溪两流域的Ⅳ级集水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寿溪和渔子溪两流域的Ⅰ级集水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

12.读图可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寿溪和渔子溪流域总体呈现出集水区等级越高,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的分布格局,即距离河源越远,距离河口、干支流交汇处越近,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而集水区等级越高,人口和聚落密度越大,生物的多样性也就越低。因此,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河口处都存在人类活动破坏大熊猫潜在生境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有效控制城镇沿河口上游扩张,限制人类活动范围进一步向大熊猫潜在生境渗透,这样才能减少大熊猫潜在生境受到人为干扰的机会。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当地温室大棚连成一片、一望无际,曾经荒凉的村落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综合性城镇。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2)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3)埃尔埃希多地区温室农业迅猛发展导致了本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请综合分析原因。

【答案】(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水源不足;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土壤为荒漠、沙化严重,土地贫瘠。

(2)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料;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3)气候终年干旱,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缺乏;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温室大棚(截留雨水)不仅存在于沿海滩涂、丘陵,甚至发展到山地地区,严重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导致土地沙化、盐碱化进一步加剧。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根据材料提示,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结合三层结构和影响土壤肥力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三方面进行分析。“三明治式”是指上层沙土增加了土壤空隙,土壤中透气性好;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致密,可以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因此通过改进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3)荒漠化的根源在于水分的减少。温室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需求增多,从而使土地沙化;同时,在干旱区发展温室农业,还可能加剧盐碱化,加剧土地退化。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地处松嫩平原,由于地势低平,形成了广阔的湿地,素有“百湖之城”的美称,还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少有的内流区之一。大庆是大庆油田所在地,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城”。然而,近年来大庆面临石油资源枯竭,后期采用“注水采油”(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入油层,保持油层压力以提高采油率)方式开采石油。石油资源一般储存在背斜储油构造中。目前大庆正在计划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光伏产业生产及应用基地。下图示意大庆及周边区域。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分析大庆周边湖泊和沼泽分布广的自然原因。

(2)分析大庆石油开采对周边湖泊、沼泽等湿地产生的影响。

【答案】(1)位于松嫩平原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表水资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有冻土层,水分下渗量少。

(2)石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油开采占用大量湿地,导致湿地面积萎缩;采用“注水采油”方式,减少地表水资源,导致湿地水量减少;石油开采中泄露的原油对湿地产生污染;湿地面积、水量减少,湿地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5.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图甲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材料二  “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是鄂尔多斯地区保护耕地采用的措施,即作物收割后,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图乙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图。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概述图甲中植被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向沙漠宣战,把2.7万亩沙丘改造成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据当地农民反映马铃薯种植基地的空气湿度增大了,云量增多了,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导致该地气温发生变化,请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该地气温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简述鄂尔多斯地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的生态意义。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植被变稀疏;依次是灌丛、草原到荒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蒸发强;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气温日较差减小的原因是:植被覆盖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

(3)保持土壤水分;保护了土壤肥力;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增加大气湿度;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植被覆盖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地面温度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夜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晚,空气中水汽多,天空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降温慢。所以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说明气温日较差减小。

(3)“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有利于增加大气湿度,减少蒸发量,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遂有“谷仓”之美称。嘉南大圳以鸟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狭小谷地,水源通过隧道引自曾文溪上游)和浊水溪为主要水源,经由供水渠,对农田进行灌溉,灌溉过的水,再经排水渠注入海洋,土质也得到明显改良。

嘉南大圳虽然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灌溉用水供应有限,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作物布局。水稻需水量最大,主要集中在夏季;甘蔗需水时间虽长,却只需在旱季进行有效灌溉;杂粮是不需要灌溉的作物;把水稻、甘蔗和杂粮组合在一个灌溉区内,每种作物种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将这三种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和灌溉,形成了三年轮作制。如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位置。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与台湾岛东部地区相比,分析嘉南平原成为台湾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嘉南大圳修建后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

(3)说明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

(4)简析嘉南平原灌溉区内同时种植水稻、甘蔗和杂粮,并进行轮作的原因。

【答案】(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1)东部地区以山地为主,而嘉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冲积形成,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更有利于灌溉。

(2)供水渠能够提供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防御旱灾;排水渠有利于洪水的快速泄洪,减轻洪涝灾害;排水渠将沿海平原土壤中的盐分排入海洋,改良土质,有效增加耕地面积。

(3)(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库区位于上游狭小谷地,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地处夏季风背风坡,流域内降水偏少,且蒸发量较大。

(4)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同时种植可以避免因集中灌溉导致灌溉水源不足问题;水稻、甘蔗和杂粮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3)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是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学科#网

(4)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同时种植可解决灌溉水源不足问题,因为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另外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7.【环境保护】

崖柏是阳性树,耐贫瘠干燥土壤,忌积水,不耐酸性土,生长在石崖、石坡等生态脆弱地区,属于濒危珍稀物种。由于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容易形成奇特的造型,且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往往被根雕文玩艺人看好。自2012年初开始,崖柏开始被文玩商家热炒,一个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陈化料崖柏手串,在北京被卖到了两万多元。崖柏遭到疯狂的乱砍滥伐,许多活体被连根挖起,更有甚者,将坡柏冒充崖柏,使坡柏也被砍伐。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试分析热炒崖柏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危害。

【答案】热炒崖柏导致崖柏甚至坡柏被大肆采伐,导致植被破坏、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本文标题: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88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88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19大地理热点专题10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