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的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
A. 恒星和行星
2.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现象的宇宙环境条件是
①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③八大行星都沿着各自公转的椭圆轨道和相同的方向围绕太阳运行,互不干扰
④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液态水
⑥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A. ③⑤
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天空中的大型客机
C. 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
4.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①彗星、流星、小行星
③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
⑤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
A. ①③⑥
5.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宇宙是除物质之外的所有空间
C. 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无限的
6.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A. 光球层—黑子
7.下图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8.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B. 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C.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D. 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9.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上述纬度因素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B. 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C. 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D. 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相比,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强
10.太阳活动
A. 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C. 与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的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多少千米处:
A. 5
12.该地可能是下列________地方:
A. 东非大裂谷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14.图中的X处为:
A. 莫霍界面
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15.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C. 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16.某地震发生在海域上,此时震中附近船只上的人会感到
A. 只有上下颠簸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7.下列圈层中,最活跃的是
A. 大气圈
18.溶洞常形成于
A. 沉积岩中
19.下图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为
A. 岩浆岩和变质岩
C. 沉积岩和变质岩
20.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
A. 岩浆岩和沉积岩
C. 沉积岩和变质岩
21.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 花岗岩、玄武岩
C. 砂岩、页岩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若A代表沉积岩,则①表示
A. 变质作用
23.若②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不可能是沉积岩
C. ①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下图为“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A. 堆积作用
25.贺兰山从成因看属于
A. 褶皱山
26.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C.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主导作用
27.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长高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8.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三角洲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
A. 长江三峡
30.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
A. 岩石具有可溶性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 ①
32.形成“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夜间
A. ①减弱
33.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 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
C. 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
34.从上海到北京,飞机进入稳定飞行后,窗外晴空万里,下方云海茫茫。此时飞机处于
A. 对流层
35.曲流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通常北半球的河流往往是
A.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C. 南岸侵蚀,北岸堆积
36.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名称是
A. 太平洋板块
37.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 干旱区的风蚀蘑菇
C. 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38.渭河谷地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
39.下列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是:
A. 河口三角洲
40.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B. 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 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 黄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1.
(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_____________大板块,其中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名称)板块。
(2)据新浪网报道2014年9 月到12月云南鲁甸、景谷、四川康定一带多次发生地震,请
(3)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_____,从地形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该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4)乙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__,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
(5)丙处是否适合建水库?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高、低),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高、低),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4)下图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____________图。
参考答案
1.C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宇宙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除了恒星和星云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体等星际物质。所以,C对,ABD错。故选C。
2.A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特殊性。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现象的自身条件有:①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④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液态水条件,①②④错,BC错;八大行星都沿着各自公转的椭圆轨道和相同的方向围绕太阳运行,互不干扰和八大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运行是地球的宇宙环境,③⑤对,A对;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不是生命存在的原因,⑥错,D错。故选A。
点睛: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3.D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形体,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银河系,地球、月球和星云都是天体,陨星是落在地球上的物体,已经属于地球了,所以不能算天体,故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天体的区分
4.B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区别。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彗星、流星、小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不是天体系统,①错误;地球和月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天体系统,②正确;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没有相互绕转的关系,不构成天体系统,③错误;仙女座河外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比较近的一个星系,属于天体系统,④正确;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是七颗恒星,不构成天体系统,⑤错误;木星和它周围的卫星构成的行星星系属于天体系统,⑥正确。故选B。
5.D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宇宙的相关知识。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地理学的宇宙范畴是人类能探测到的最大的物质世界。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150亿光年。综上所述,ABC错,D对。故选D。
6.A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外部大气圈层和对应的太阳活动类型。太阳大气的圈层结构自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主要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主要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主要出现在日冕层,A对,BCD错。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的类型以及分布:
7.D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行进中的赛车能源主要是汽油,是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球炉,烧的煤,是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太阳能电池,是收集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辐射能;地热发电,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形成的,不是太阳能。选D正确。
8.B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源;是地球地球、水、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B项正确。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仅仅有二十二亿分之一,故A错;太阳辐射能与火山活动没有相关性,故C错;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核能形成与太阳能无关,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9.B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了纬度因素以外,还与地形、下垫面、天气状况等有关。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虽然较高,但是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而海南岛纬度低,但是降水量大,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太阳辐射弱,A错。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太阳辐射强,B对。两极地区虽然有极昼现象,但是极昼期,太阳高度小,且有极夜期,所以太阳辐射弱,C错。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相比,海拔较低,但是由于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较弱,D错。故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10.C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1.A
12.D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
11.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地震波分横波与纵波。在同一种介质中,横波速度慢,只经过固体物质;纵波速度快,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根据地震波在莫霍界面经过时,速度明显增加,图示中地震波在5千米的地方速度明显增加,该处应为莫霍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莫霍面以上是地壳的部分,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海洋地壳比较薄,大陆地壳比较厚,海拔越高,地壳越厚。由莫霍面深度为5千米,得出该地应该位于地壳较薄的海洋上,D对,ABC错。故选D。
13.A
14.B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3.从图中读出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A正确;根据深度和波速大小、变化分析,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B错误;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C错误;乙波为横波,可以通过地幔,D错误。
14.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平均深度大约为17千米,A错误;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大约在250千米深处,C错误;内核与外核交界4900千米深处,D错误。
【考点定位】地球内部圈层
15.D
【来源】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岩石圈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D对。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A错。地面以下, 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B错。C错。
【考点定位】岩石圈范围,地球内部圈层。
16.A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青海省师大附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产生的强大振动波影响地表;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水中的船只能感受到纵波,产生上下颠簸。选A正确。
考点:考查地震波。
17.C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大气圈是地球外部的气体圈,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水圈是地表连续而不规则圈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特征,难度较低。
18.A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溶洞常形成于沉积岩地区。故答案选A。
19.C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岩石类型的判断。由图可见,甲处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因而可判断其为沉积岩;而乙处在岩浆活动附近形成,乙处岩石的层理结构被破坏,判断为地下岩石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B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高一10月份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花岗岩是岩浆向上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属于岩浆岩;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故选B。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和岩石的类型.
【名师点睛】主要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和岩石的类型.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和页岩等;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壳物质循环和岩石的类型.
21.C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特征。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板岩和片麻岩属于变质岩,C对、ABD错。故选C。
22.C
23.B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2.据图可知,若A代表沉积岩,能够形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所以①表示外力作用,故C项正确;其它作用不能形成沉积岩,故A、C、D项错误。
23.若②表示变质作用,三类岩石都可能发生变质作用,A可能是沉积岩,故A项错误;A可能是岩浆岩,故B项正确;①若表示重熔再生作用,则A是岩浆,不可能再发生变质作用,故C项错误;①可能表示岩浆活动,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三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
24.B
25.C
【来源】2016届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4.读图,根据图示岩层运动状况分析,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堑构造,B对。堆积作用、侵蚀作用是外力作用,不是地质构造成因,A、C错。变质作用可以使岩石类型变化,不能形成地质构造,D错。
25.贺兰山岩层相对两侧上升,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从成因看属于断块山,C错。褶皱山、火山无岩层明显错动和位移,A、B、D错。
考点:地质构造及地貌成因。
26.A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江苏南通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A对;地壳自形成以来,一直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引起这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是地质作用.内、外力作用的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推动着地壳不断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BCD对。
【考点定位】地质作用
【名师点睛】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
分类 |
能量源 |
表现 |
结果 |
地质作用 |
内力 |
地球内部热能 |
地壳运动、演讲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
高低起伏 |
|
外力 |
太阳能、重力能 |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
趋于平坦 |
27.C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形成高山,在不断的挤压下,还将不断上升,故选C。
28.C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塑造。不同的地质作用导致不同地貌的形成。三角洲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而成,黄土高原和沙丘则是由风力搬运沉积而成,它们都由外力作用而成。海沟是由板块之间挤压碰撞而形成的。故选C
29.B
30.A
【来源】[首发]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平行班)(带解析)
【解析】
29.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是石灰岩受外力作用发育而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长江三峡 属于流水侵蚀地貌,A错误;桂林山水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B正确;黄山怪石主要是花岗岩岩体因受内外因素作用,沿垂直断裂长期崩落风化,形成的,C错误;天涯海角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 再加上海水的侵蚀、风化作用下形成的,D错误。
30.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沉积岩经溶蚀等外力作用形成,故形成的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故答案选A。
31.C
32.D
【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3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之后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而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较强,因此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即③。
32.雾是水汽凝结所形成的,因此夜间温度低利于雾的形成。若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散热快,地面附近温度低,容易形成雾,因此D正确。
33.C
【来源】2012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是因大气的散射;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是因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大气的散射;而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是因晴天的夜间大气的逆辐射弱,与大气对大气削弱作用无关。故选C。
考点:大气的削弱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削弱作用的表现,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题中四种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34.B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稳定,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5.A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曲流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通常北半球的河流往往是在流水的惯性影响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由于不能确定河流的流向,所以不能分清南岸和北岸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故选A。
36.D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的构成。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同属于印度洋板块的陆地还有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故选D。
37.C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空气及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所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属于风化作用,C对;暴雨形成的冲沟,属于流水侵蚀作用,B错;干旱区的风蚀城堡,属于风力侵蚀作用,A错;北方沙尘暴属于风力搬运作用,D错。故选C。
38.C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浙江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渭河谷地在华山以北,属于断层中下降的那部分----地堑;后有黄河的支流渭河流经,流水的搬运沉积起一定作用。
【考点定位】考查地质构造。
【知识拓展】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39.B
【来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地理试题
【解析】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B正确;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40.A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A错。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流水的侵蚀下切形成的,B对。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蚀地貌,C对。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D对。故选A。
41.(1)6
(3)向斜
(4)冲积扇
(5)不合适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及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属识记内容,难度较低。
(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既有大陆板块,也有大洋板块,其中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2)由板块示意图可知,云南、四川康定等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属于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易发生地震灾害。
(3)由地质构造图可知,甲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从地形上看属于山岭地形。向斜山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山岭。
(4)由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地形变缓,河水流速变缓,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山前冲积扇平原。
(5)由地质构造图可知,丙处位于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影响水库建址安全,且该地岩石破碎,水容易下渗,不适宜修建水库。
42.(1)B
(2)低
(3)高
(4)3
【来源】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1)本题考查不同天气气温的变化特点。同一地点,阴天时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晚上气温较高,与晴天相比,气温的昼夜差别小。读图可知,A曲线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应为晴天的气温变化,B曲线白天气温低,晚上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应为阴天的气温变化。故选B。
(2)本题考查白天气温高低的判断。根据上题分析知,阴天时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比晴天时低。
(3)本题考查夜晚气温高低的判断。阴天时,云层厚,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故阴天的夜晚比晴天时夜晚的气温高。
(4)本题考查昼夜温差的判读。根据上题分析知,阴天比晴天的昼夜温差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与陆地相比,白天气温较低,晚上气温较高,故海洋比陆地的昼夜温差小,综上可知,昼夜温差最小的为多云的海洋,B对,ACD错。故选B。霜冻是由于昼夜温差大导致的,故昼夜温差最大的最容易出现霜冻,根据刚才分析知,陆地晴天时,昼夜温差最大,C对,ABD错。故选C。
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本文标题: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89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