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3题。
1.甲村与图示地区最高处的温差可能为(
A.2.4℃
2.站在①处可以欣赏到(
A.乙村
3.该地区政府为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决定在两地间修建公路,图中路线设计最合理的是(
A.M线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下图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4~5题。
4.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3日10时
C、12日19时
5.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B、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D、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0时在里约热内卢(43°11′47″W,22°54′30″S)马拉松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下图为奥运动会开幕时,某区域晨昏线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Q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Q地的经度为(
A、25°E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Q地方时为0时
C、此日Q点正处于极昼
雾是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图3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A、0~6时
9.图示区域的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C、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10.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A、①
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1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A、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C、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读“山西省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
1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15.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
C、岩块相对位移
左图是某同学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6~17题。
16.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图示地貌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A、甲
17.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过程是(
A、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18.图示四地(
A、甲地纬度最高
C、丙地位于南半球
19.图示四地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
A、甲地与丙地
下图为2016年4月20日12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从图中可知
A.甲地出现阴雨天气
C.丙处吹来西北风
21.图中乙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北京天气变化与下列描述相符的是(
A.气温上升,气压上升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C.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D.气温下降,气压下降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2~24题
22.森林植被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C、降水变率增大
23.森林植被恢复后,有关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降水量减少
A、①②
24.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读北印度洋某季节季风风向图(甲)和该季节北印度洋表层洋流示意图(乙),完成25~27题。
25.图中所示月份为(
A、1月
6.①处洋流对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响是(
①使得海水蒸发量增大
③使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27.图示季节,一艘货轮从索马里出发,途经印度洋,到达新加坡,该货轮航行的情况是(
A、顺风逆水
C、逆风逆水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回答28~29题。
2 8.该河流位于(
A、东半球
B、南半球
C、西半球
D、北半球
29.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
A、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30. 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31.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
32. 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
A. ①③
30.A
31.A
32.B
【解析】
试题分析:
30.山麓的自然带就是基带.基带就是当地没有山地时应该具有的自然带,经常用这点来判断山地所在的大致纬度.山的基带与山所在的纬度所属气候带,森林带相同.根据山地的自然带的分布分析,甲山地的山麓的自然带是针阔混交林带,乙山的基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丙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因此三座山脉的纬度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是甲乙丙.故答案选A项。
31.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影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故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
32.丙图山地为灌丛带,与甲乙两山地相比,缺失苔原带,这是由于山的海拔低(或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小)所致,故答案应为B项。
考点:山地的垂直自然带。
左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33~35题。
33.该岛甲、乙两地(
A、乙处冬季低温干燥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34.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东南季风有关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35.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的组合是
A、L1L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
3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2)比较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的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8分)
(2)甲荒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乙荒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
(3)①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原因:河流上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
②以堆积(或沉积)作用为主。原因:河口地区,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解析】(1)据图中的区域轮廓可知,H为红海海域,因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烈分离的生长边界处,所以面积会逐渐增大。
(2)据图可知,甲地处阿拉伯半岛,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形成温带沙漠。
(3)据图可知,①②为尼罗河不同河段,其中①位于河流上游,河流上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②位于尼罗河河口地区,地形平坦,流速缓慢,以沉积作用为主。
【点睛】本题以“一带一路”时政为载体,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做题需注意:(1)区域定位要准,海域的变化应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板块的运动形成两种边界类型,即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为张烈分离处,面积会增大,消亡边界为碰撞挤压处,面积会缩小。(2)降水少形成沙漠的原因应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3)河流不同河段流水的作用不同,其中上游以侵蚀为主,中游以搬运为主,下游以沉积为主。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罗讷河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先由东向西流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索恩河是其北部的一条支流。每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总量的1/6以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交汇,两河交汇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
(1)指出两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出现的季节,并简述其形成原因。(6分)
(2)分析罗讷河难以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的原因。(8分)
(1)夏季。原因:罗纳河上游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在日内瓦湖中沉积,河流出湖时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河水清澈;阿尔沃河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冲刷强烈,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
(2)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大,上游河段流量大;中上游的水库、日内瓦湖和沼泽调蓄作用明显;罗讷河下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北部支流索恩河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由于罗讷河不同河段出现汛期时间不同,所以罗讷河难以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
【来源】【全国百强校word】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带解析)
【解析】本题以罗讷河为背景材料,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材料的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利用相关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可知,罗讷河流经日内瓦湖后于阿尔沃河交汇,河流流经日内瓦湖,流速明显减缓,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在日内瓦湖中大量沉积,流出湖泊后和河水清澈;读图可知阿尔沃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上,主要的补给方式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再加上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所以在夏季两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
(2)此题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全流域性大洪水”。结合材料,根据河流不同河段,上中下游地区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进行分析。
10月7日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1C
【解析】(1)图示最高处是1000~1200米,甲村海拔是200~400米,两地海拔高差是600~1000米;由于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所以两地温差是3.6℃到6℃。选C
(2)①处看不到乙村,是被乙村南边的山脊挡住了视线;看不到②镇,是被其前方的小山Ⅰ挡住了视线;看不到④镇,是被其前方的小山Ⅱ挡住了视线;可远眺Ⅰ山山顶。D正确
(3)M线虽起伏小,但距离远,不合理;N线起伏小,距离近,较为合理;P线有起伏且距离太远,不合理。B正确。
【答案】4.A
【解析】
(4)表哥位于开普敦属于东2区,北京位于东8区,当地12日13:40起飞,北京时间为12日19:40,飞行时间14小时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12日33:40,即为13日10时,所以选A。
(5)春节期间,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的开普敦为夏季,炎热干燥,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我国沿海在夏秋季节台风多发,亚欧大陆主要受高压控制。选择B。
【答案】6.D
【解析】
(6)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即是极昼或极夜出现的纬度,且极昼或极夜出现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是互余关系,图示8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直射点是12°N,78°S以南出现极夜,所以图示昼半球Q点所在经线即是12点,根据时间差可知两地的经度差,为165°W。
(7)8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直射点是12°N且在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的昼长渐长,但依然是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奥运会期间P点昼渐长。
【答案】8.A
【解析】
(8)根据题意判断,团雾由于地面辐射形成逆温而导致。此逆温由于地面不断的放热,由于在深夜,地面不断的放热(没有热源),使得近地面大气的温度下降,形成逆温层而成团雾。选A。
(9)高速公路由于水泥地面,由于比热容的原因,升温快,降温夜快,在夜晚,地面不断的降温,使得近地面气温不断下降,形成逆温,最终导致团雾的现象,选B。(10)根据团雾的成因,除了逆温,还需要大量的水汽,而③地,由于靠近太湖,有大量的水汽,选C。
【答案】11.C
【解析】
(12)根据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看出,风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位于中纬度,图中等温线为0℃,说明此时为冬季,巴西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原一片葱绿。
【答案】13.B
【解析】(13)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题意中“露天开采”,图示煤层出露地表的是乙和丁,排除甲、丙,AC错;丁处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D错;乙处煤层出露地表,且该处为背斜,拱起弯曲能起支撑作用,不易塌方,B对。故选B。
(14)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及意义。a处是背斜构造,煤气层气体积聚,开采过程中有瓦斯爆炸的危险;b处是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透水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本题考查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的原因。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有时出现泉或湖泊。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6.A
【解析】
(17)图示地貌是经过外力沉积,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随着地壳抬升,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所形成的。答案选B。
【答案】18.A
【解析】(18)读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知识,图示四地甲地受西风带影响时间最长,所以纬度最高 ,A对。乙地、丁地受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外力以风力为主,B、D错。丙地7月份受副高控制,1月份受西风带控制,位于北半球,C错。
(19)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四地中,乙地、丁地受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特征最接近,C对。A、B、D错。
【答案】20.A
【解析】(20)从图示等压线分布分析,甲地的等压线与相邻的数值小的相等,说明它是一个低压中心,中心气流上升,容易出现阴雨天,选A;乙地位于冷锋锋后,应为阴雨天;从等压线判断丙处吹东南方;丁处为高压控制区,未来几天不受冷锋影响(21)图中乙锋面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北京由受暖气团控制转变为受冷气团控制,气温应该下降,气压上升。
【答案】22B
【解析】(22)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
(23)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所以C正确。(24)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
【答案】25.B
【解析】(25)图示北印度洋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此时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北半球夏季,B正确。
(26)由于深层海水水温低,上升流为冷海水上泛,对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响是使表层海水水温下降,使沿岸地区海洋生物增多,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A正确。
(27)图示季节,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从索马里经印度洋到新加坡航行应顺风顺水,B正确。
【答案】28 B
【解析】(28)从图上看,河流自南向北流,流水因在平直河段上,地转偏向力使流水偏向左边侵蚀西岸。故为南半球。
(29)根据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的分析可知,河漫滩的形成,首先需要有较为平坦的地区进行泥沙的沉积,因此需要在平原地区,其次必须有洪水的出现,所以河流的季节变化要大,结合相关信息即可得出答案为D。
【答案】30.A
【答案】33.B
【解析】(33)读图,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侧,终年高温,降水量集中于夏季,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B对。位于南半球,1月份是夏季,草木茂盛,A错。乙地位于岛屿东侧,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D错。两地7~12月降水量变化不一致,C错。
(34)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原因是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有暖流影响,C对。与东南季风无关,A错。与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无关,B错。两地距海都较近,D错。
(35)结合图中地形、洋流分析,L1位于山脉区,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 L4附近有暖流经过,虚线应凸向较高纬度。所以选B。
36.【答案】(1)趋势:增大。原因:位于两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2)甲荒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乙荒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
(3)①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原因:河流上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②以堆积(或沉积)作用为主。原因:河口地区,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37【答案】(1)夏季。原因罗讷河上游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在日内瓦湖中沉积,河流出湖时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河水清澈;阿尔沃河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冲刷强烈,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
(2)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大,上游河段流量大;中上游的水库、日内瓦湖和沼泽调蓄作用明显;罗讷河下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北部支流索恩河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由于罗讷河不同河段出现汛期时间不同,所以罗讷河难以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
本文标题: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47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