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地理链接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地理链接

时间:2014-11-07 14:1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沂山位于山东省中南部,这里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风光旖旎。沂山地貌在成因上具有断块山的性质,其母岩主要是花岗岩,经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狮子崮(见下图)是著名沂蒙七十二崮之一,为一天然山峰,远望似雄狮卧岗,仰天长啸,绵延数公里,惟妙惟肖,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2013年12月26日,山东沂蒙山旅游区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全国首个跨地市的5A级景区。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形成狮子崮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风化作用    D.流水溶蚀
2. 某科考队来本地科学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山顶的岩层中发现了化石          B.该地岩石有气孔构造,容易受外力侵蚀
C.该地母岩是岩浆经过冷却凝固而成    D.发现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解析:第1题,沂山母岩的主体是花岗岩,露出地表的坚硬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狮子的形态。第2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喷出岩有气孔构造,油气资源存在于背斜构造中。
答案:1.C    2.C
知识感悟: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名称 因素 作用对象 影响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 使岩石崩解破碎,形成岩石碎块或沙粒
侵蚀作用 运动状态下的水、冰川、空气 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 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在原地形成新的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障碍物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外力作用的五种主要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等。
(2)流水作用:流水作用强大而普遍,使地面变得崎岖。
①流水侵蚀作用
动力侵蚀:坡面上的流水冲刷坡面,使坡面趋于破碎,并且下切形成沟谷,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沟谷水流使河谷加宽加深,形成“V”型谷地,如瀑布、峡谷的形成。
化学溶蚀:喀斯特地形是石灰岩受含有CO2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以及各种由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堆积体,例如石柱、石笋、石钟乳等。如我国的桂林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②流水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搬运和沉积作用:流速降低而沉积形成堆积地形,如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下左图)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沉积规律:砾石—砂—粉砂—粘土(从上游到下游,从底层到上层)。
(3)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形成风蚀地貌。
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搬走常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常见如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风积地貌(沙漠的基本形态);在沙漠的外缘常形成黄土堆积,如我国的黄土高原。
(4)冰川作用:高寒地区的冰川侵蚀,常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湖(如五大湖);冰川消融后,冰碛物堆积形成冰碛地形(如东欧平原的波状起伏)。
(5)海蚀作用:形成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平台、海蚀穴等。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3.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地壳循环

(1)岩浆在侵入地壳上部(侵入岩如花岗岩)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岩浆岩(喷出岩如玄武岩),构成很多高大山脉的主体。
(2)岩石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经过风化、侵蚀形成砾石、沙子、泥土;再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形成沉积岩,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等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在海洋中沉积),其重要特征是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
(3)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使原来岩石成份、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变质岩,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砂岩变质成石英岩、页岩变质成板岩等。

  本文标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地理链接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6153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6153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地理链接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地理链接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