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答案】7.A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解析】
7.生物量等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随着时间发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减少,其他都是增加,简单计算可知,生物量为增加,即①对。柱物密度即植株数量,从表中可知,数量呈递增趋势,即密度增加,即③对。
8.从表直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了题目此消彼长的设问。
9.从表中可以看出,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被相加呈减少趋势,草本植被呈增加趋势。
(2014广东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风速降低,则拦截风沙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5.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该区域滑坡多发且集中在夏季,与该地夏季降水量多明显相关。故选B。
6.三峡水蓄水后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水体的
【答案】C
【解析】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水库水体水位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其都会导致滑坡发生可能性上升,故选C。
7.三峡水蓄水后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D
【解析】水体体积变化大以及水面面积扩大,增加了鱼的生存空间,因此使渔业捕捞量增加。故选答案D。
【点评】本题组考查主体为三峡库区,库区的建成对滑坡、渔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在于对图的解读以及流域工程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的影响。
4.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6.岛处于
【答案】4.A
【解析】
4.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气候类型、自然段的分布。根据图中的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图中经线为106°E,纬度位于6°S-7°S,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的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题目中不能体现海拔高度,A选项错误;种源丰富和光照充足题目中也不能反映。根据题目叙述K岛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带来大量肥沃的火山灰,为植被恢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以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火山灰深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6.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判断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本题对区域定位和世界板块位置要求较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14新课标II卷)图3示意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
8.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9.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答案】8. B、9.C
【解析】
【考察能力】
【地理原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答案】7、C 8、C
【解析】7、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地区,①、③位于伊犁河谷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西风到达这里所携带的水汽较少,在海拔较高的③处水汽受地形强烈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多的降水,C对。①地海拔较低,抬升作用弱,所以,A错。②、④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影响到,降水少,B、D错。
8、读图分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内陆,降水少,年降水量在50—300毫米,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大。所以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荒地。天山山脉以牧业为主,山地牧场广阔。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图示地区地形崎岖,不便于耕作,所以山区草场面积广。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地形较平坦,形成绿洲,是主要的耕作农业区,所以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荒地>草地>耕地。C对,A、B、D错。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