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之三(2)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之三(2)

时间:2013-05-25 10:1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2—5—2),据图判断72~74题:

72.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解析: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本题是通过等高线判断地面坡度。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因此,四地坡度的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④、③。答案:C

73.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解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和地形,而本题问题主要围绕着气候方面来问。题目所给的条件中已经交代是华北地区,因此,根据指向标,可以知道甲坡为南坡,乙坡是北坡,北坡是阴坡,光照条件差,南坡是阳坡,光照条件好,所以北坡日照不如南坡,蒸发也没有南坡高,气温也不会比南坡高,因此A、B、C项错。题目中如果把B答案的“蒸发较高”,改为“蒸发较小,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就最适合华北由于干旱、北坡是阴坡因而蒸发较小、土壤水分条件好等条件。答案:D

74.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解析: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从图中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高一下册五单元中的有关知识考查得最多。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放牧山羊就难以恢复植被,乙坡是阴坡,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肯定不适应,华北降水少,修梯田、种植水稻也不对。答案:D
  本文标题: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之三(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4696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4696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
欢迎你对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之三(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之三(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