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高考专栏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高考专栏 > 与时俱进科学备考--高考地理总复习反思

与时俱进科学备考--高考地理总复习反思

时间:2011-12-01 15:36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365000) 作者:黄晓虹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现在的高考侧重考查学生是否会思考、会分析,重过程、重运用。因此,复习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甚为必要。
一、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的关系
高考备考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发展地理思想、熟练掌握地理方法的教学过程。复习时只重视重复讲授基础知识,而不注重渗透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地理思想和方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就会使复习课流于形式,其地理思想与方法空洞无物,学生也难以领略真谛。因此,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复习融为一体,这是地理复习教学的基本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之间的关系,可采用“‘通读’、‘构网’—案例示范—练习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
1.通读、构网
“通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对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地理基本能力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应依照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与整合的复习模块指导学生读书,再现核心主干知识与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学习的支柱是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于另两门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能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构网”———教师分析,师生完成。教师在此基础上精讲其概念的内涵与本质,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如了解、理解、说出、简述、说明、比较、分析)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
2.案例示范
中学地理知识过多过难,有些知识点可以做生活化的解释,有些可放入案例分析,这样可做到深入浅出,假如讲得过难、过深、过多,会无端增加教师和学生负担。教师以一个示例来引领学生,教会学生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积极的思维习惯。如河流水能分析,以长江三峡为例,归纳为流量、流速、落差三方面。三角洲形成与变化原因,以尼罗河三角洲为例,分析流水沉积的原因(流速、含沙量等)、海浪的侵蚀的原因、两者快慢的对比关系。案例示范的目的不是背案例,而是将案例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其它问题中。
3.练习提升
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精选练习题,强化训练;检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漏洞,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做到答题语言规范、有条理,力求全面、准确、熟练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变通。
二、处理好过程方法与记忆的关系
知识记忆与储备确实是高考得分的前提与必要保障,处理好过程方法与记忆的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好地图这一地理知识的载体。努力做到每一节课展示一幅或多幅相关地图,并特意为学生提示相关地图的特征,教学生如何去记忆,并将每一幅地图进行相应的拓展变形,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地图相联系,不断加强学生空间思维的训练,日积月累,慢慢地就逐步构建起学生的心理地图,形成地理科学的整体观念。每年地理考试题目呈现的都是图,而年年都是未见过的新图形,所以读图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此外,要用地理思想方法来理解地理知识,主要有:①推理与判断的思想方法。②同类配对比较的思想方法。③图文转换的思想方法。④图表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图表结合的转化,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三、处理好生活情景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新课标下教育的“生活性”,“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趋势。学用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今年试题中有明显体现。如全国卷Ⅰ第1~2 题:张某承包了0.5 公顷的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平均气温是3℃。这里给了三个扇形百分比图,要求学生通过三个扇形百分比图里面各个构成的变化让学生推断该地区是什么样的地区,导致这种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解决这一生活性很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也须有系统的地理知识。从题中文字信息推断其为亚热带气候,由图中信息可知蔬菜与花卉比重增长,综合判断为太湖平原,选B;第2 题属系统地理知识的理解,“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选A。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信息就是资源、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四、处理好传承知识与大胆创新的关系
首先,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挑剔,不唯师、不唯书,养成多层面思考、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敢于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般认为东北地区由于热量不足成了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对于热带、亚热带作物不能种植,但是这也正是其“优点”。由于这个“优点”使得东北地区的水稻不需要使用农药,加之生产季节长和昼夜温差大导致水稻积累营养物质多,生产出绿色的优质大米,这也是江南所无法比拟的。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该重视地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并引导学生辩证地、从多元化的地理视角去思考、分析。
第三, 引导学生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动态地观察思考。应该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注意“有利”和“不利”的相对性,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也在变化之中。▲


  本文标题:与时俱进科学备考--高考地理总复习反思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gaokao/3457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gaokao/34570.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与时俱进科学备考--高考地理总复习反思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与时俱进科学备考--高考地理总复习反思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